媒體新聞
【陳希林╱台北報導】 在野宴、慢食的輕鬆氣氛與人聲、器樂合鳴下,第28屆時報文學獎、第5屆倪匡科幻獎頒獎典禮於昨日下午在台北舉行。 這是一場想像加上理性,人文結合科技的盛會,結合「2005國科會科普獎」、「第22屆吳魯芹散文獎」等獎項一同頒發。再加上文壇人士一人一菜,堆出壯觀的美食長桌,與會者無論是心靈還是肚腹都得到高度滿足。 今年的獎項有許多值得慶祝的特色。中國時報總編輯黃清龍指出,時報文學獎回復了報導文學獎,極具意義。今年獲得首獎的勞工運動活躍人士顧玉玲也說,將近廿年前她受到時報報導文學的吸引,但對她來說文學是通往行動之路,所以她將精神放在勞工實務工作之上。 雖然留給「記錄事實」的時間並不多,她仍然順利拿下報導文學首獎。最讓她高興的是,許多久未聯繫的友人看見她得獎的消息,重新與她接上線,也紛紛表示支持她的行動派做風,將參加下月11日舉行的外勞大遊行。 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曾經參與推動倪匡科幻獎的成立,昨天應邀為會場的科幻獎項頒獎。李嗣涔是以氣功的研究著名,他說創作者進行創作時,其實是處於人體潛能的奇特狀態之下,所以在某程度上文學家是一種異於常人的人。 但文學家的使命,在於持續創作。時報文學獎評審代表、作家南方朔說,文學獎項的目的不但在於鼓勵創作,更在於鼓勵作家不斷累積成果,成為人類全體的文化資產。他希望獲獎的寫作者一直寫,寫出世界級的作品。 許多獲獎人對於這份殊榮興奮不已。時報文學獎的短篇小說首獎得主徐嘉澤是國立佳冬農專的教師,他領獎致詞時激動得哽咽不能言語。他也自勉莫因得獎的榮耀而鬆懈,否則這份榮耀很快就會背離創作者而去。 國科會科普首獎黃相輔還在中央大學天文所就讀,他認為作家余光中對翻譯的見解,很適合用在科普寫作者身上。他說余光中曾表示翻譯翻得不好就會被罵,翻得好則榮耀全歸原創者。黃相輔說,他寫作的目的就是把象牙塔內的學問介紹給社會大眾。 頒獎會場之外,由多位作家協力提供菜色並擺設的「野宴慢食」也是熱鬧滾滾,共有張香華、愛亞等近70位作家端出拿手私房菜。詩人焦桐的菜飯受到廣泛注目,作家陳祖彥秀出一手她在金門品嚐的毛澤東奶茶,建築學者李清志忙著推薦他昨天一早起來忙碌製作的辣味筆管麵。原文轉載自【2005-11-27/中國時報/D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