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丁文玲台北報導 中華料理無論美味或歷史都獨步全球,可惜數千年來,讀書人攻經世濟民大道理,飲食文學被視為「餘暇興趣」。近年來,台灣文壇的飲食作家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崛起。喜的是,大量的飲食文章似乎接續起失落的飲食文學脈絡;憂的是,飲食文學的寫作氾濫,喪失了意義與深刻的探索。 作家焦桐表示,飲食文學的精神在於對萬物、對人的真心,飲食文學最好的例子就是蘇軾,他曾寫出《東坡酒經》、《煮魚法》、《東坡羹頌》、《豬肉頌》,從食物展現偏遠屬地的風土民情與百姓疾苦。 在台灣,早期寫吃的名筆包括唐魯蓀、逯耀東、吳魯芹,琦君、夏元瑜、林文月、林海音、林太乙等人。他們當中,多數其實是「玩票」寫飲食的。 生活水準提高 飲食書寫漸成主流 現在的台灣,以寫飲食為職志的作家相當多,從焦桐、蔡珠兒、朱振藩、韓良露、王宣一到新一代的徐國能等,都加入行列。已有成就的作家包括簡媜、亮軒、黃寶蓮、張讓、劉克襄、方梓、凌拂、張曼娟、廖玉蕙等,也紛紛跨足寫吃喝。 台灣現在的飲食書寫狂潮,填補了過去多年斷層。但,台灣文人為何忽然變得愛吃了起來? 焦桐說,過去中國文人不碰觸飲食書寫,認為那是享樂、縱慾的代名詞,直到民主時代來臨才被解放。可惜廿世紀的近百年,中國人又因為戰爭、政治紛亂,經濟弱勢,無法享受飲饌樂趣,自然沒有大量相關作品出現。 他說,現在生活水平已達一定標準,所謂富過三代,懂得吃穿,民眾於是開始對飲食文學產生興趣。 另一方面,九○年代後期開始,文人作家則因為政治或主義的意識形態崩解,書寫題材厭倦向巨大的議題發展,改朝向飲食等日常細節著手,筆下紛紛呈現與過去不一樣的文學風景。 這一波飲食文學風潮最大的衝擊,在於美食部落格的興起。「當每個人都能隨手評鑑餐館、寫下飲食心情、抒發自己對於食物的回憶與感受時,除了好的文字與文學技巧之外,作家必須找出更有意義的書寫位置,所創作出來的才可以被稱為飲食文學。」 美食部落格興起 作家創作受挑戰 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蘇鵲翹指出,台灣當代文學中,不乏藉飲食描述來表達其文學藝術企圖的作家。李昂《殺夫》將豬肉拿來象徵性與婚姻暴力;平路在《玉米田之死》,以西洋的玉米田對比本土的甘蔗園,雜以醬油露、中國蔬菜等,探討鄉愁。 另外,如張大春以《飢餓》呈現魔幻寫實,黃凡用《冰淇淋》玩科技,施叔青藉《微醺彩妝》的紅酒比喻政治,江文瑜詩集《阿媽的料理》呈現後現代女性主義思維等,都是例子。 而另一類飲食書寫的型態,則是從食物爬梳歷史與經濟的脈絡研究。像是蔡珠兒從全世界香蕉的品種,談到香蕉貿易被經濟強國壟斷,商業為了求香蕉賣相美觀,不惜放任甚至導致其他品種的香蕉滅種等環保議題。這些都是台灣作家在飲食文學方面,展現更大的野心,不滿足於美饌佳餚醇飲的膚淺表象的例子。 作家范增平深刻說,飲食文學最忌的就是與商業掛勾,「那就不是文學了。」-----------------------------------------------------------------------------------港、中飲食書寫能量 遠不及台 丁文玲台北報導 台灣近年的飲食書寫蓬勃,香港與中國大陸的飲食文學又呈現什麼樣的狀況?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梁秉鈞認為,台灣解嚴之前,香港認真描述吃喝的文人雖不多,但因受英國管轄,而且「與大陸的飲食文學作品,明顯較無阻隔」,因此沒有後來台灣飲食書寫能量爆發的現象。 香港的飲食書寫脈絡中,受到中國蘇州作家陸文夫、發表在《收穫》雜誌的代表作《美食家》影響頗大。《美食家》描述文革後重現的美食,對照卑微的小人物,就深深影響著許多香港作家,讓香港的飲食書寫得以一脈相承。 另外,一九四八年從上海移居香港的小說家劉以鬯,在六○年代創作出知名小說《酒徒》,藉由刻畫落魄文人沉溺於伏特加、威士忌等醇酒之中無法自拔,自況作家難以在資本主義社會立足的窘境。 這本書後來進一步觸發王家衛拍攝電影《2046》,並被直接引用。梁秉鈞讚嘆,《酒徒》不僅是中國第一本意識流小說,也是他心目中最好的香港飲食文學作品。 中國方面,則因為戰爭與文革等動盪因素,飲食文學自民國初年五四運動以來,銷聲匿跡已久。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以北京的飲食作為例子,提到大陸作家書寫北京飲食知名的,像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文人、魯迅之弟周作人,在對日抗戰期間,如何引用陸遊典故,藉北京街頭的炒栗子比喻喪國之憂。還有作家汪曾祺的《知味集》,就是他在一九八○年代發表的美食散文,他在文中不忘推崇「在台灣成名」的美食作家唐魯蓀,「對北京的飲食觀察入微。」 另一位台灣作家林海音,作品《城南舊事》、《我的京味兒回憶錄》…等,對北京食事的描寫,則是連「老北京」都覺得到位極了。-----------------------------------------------------------------------------------焦桐輯錄文選 盼年年上菜饗老饕 丁文玲台北報導 旅德作家陳玉慧四月底返台,有感而發的說:「台灣的文人好像都跑去寫美食了…。」一句話道盡了台灣現在飲食文學的多產與浮濫。為建立飲食文學的寫作脈絡與傳統,近年來致力推動提升飲食書寫文化的作家焦桐,出版了《二○○七台灣飲食文選》,將去年一整年、近千篇在報刊雜誌上發表的飲食文章,篩選出五十一篇佳作輯錄成書。 焦桐說:「這只是開端,我希望未來年年出版飲食文選,就像行之多年的文學選集、詩選、小說選、散文選一樣,建立起飲食文學的寫作脈絡與傳統。」 焦桐寫過《完全壯陽食譜》等書,也創辦《飲食》雜誌,出版飲食文學書籍,甚至舉辦飲食文學學術研討會。之所以如此執著於飲食書寫領域,焦桐說:「因為我深深相信,在乎肚子的人,才會在乎別的事情。」 焦桐說,寫下《口味生理學》、《廚房裡的哲學家》等名著的十八世紀法國作家薩瓦蘭(Jean-Anthelme Brillat-Savarin),曾有句名言:「發現一款新菜餚,比發現一顆新的星球對人類的幸福更有貢獻。」這句話一直被他視為座右銘。他與薩瓦蘭持同樣看法:「缺乏美食的作家,作品也多半缺乏力量。吃得好的文學家,能夠及時彌補糾正各種偏頗和不足,成就出傳世佳構。」 「我還是窮學生的時候,為了省錢買書,時常空肚子,挨餓最久的一次,兩天只吃一碗陽春麵。」焦桐說,當時他屢屢手中捧著剛買的新書,腦子卻無法集中注意力,連一頁都讀不完,體悟出飢餓不僅對身體有影響,也會消耗人類的意志,磨損內在對智慧的追求。 《二○○七台灣飲食文選》中,焦桐將飲食文學重新分類,包括取得食材的農牧獵、逛市場、關於飲食記憶的回味、家庭廚房,甚至還有廚師的人生故事,囊括寫作能手蔡珠兒、張讓、王宣一、陳柔縉、凌拂…等不同領域作家的文章,角度新鮮。 「飲食是五感同時進行的審美活動,若想透過文字盡抒胸臆,必然要具備足夠的藝術文化與文學素養。」焦桐說,他相信飲食文學並非旁門左道,而是文學精品。原文轉載自【2008-05-07/中國時報/A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