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有多人吃下遭農藥「托福松」污染的阿粨後食物中毒,造成3人死亡12人送醫。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研究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系主任陳師慶、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沈振峯,2位農藥殘留監測、管理、風險分析與安全評估方面的專家釋疑,對托福松進行說明。
托福松如何影響人體?
陳師慶說明,托福松是透過抑制昆蟲的乙醯膽鹼酯酶(AChE),讓其神經系統失調而死。
這種機制對於哺乳類動物也有毒性,人體中的乙醯膽鹼酯酶被抑制後,會導致神經系統過度興奮,進而引發呼吸困難、癲癇等症狀,嚴重時可能致死。
陳師慶表示,研究通常依據不同劑量及暴露時間進行動物實驗,來確定急性和慢性中毒的影響。急性中毒時,托福松的致死劑量(LD50)約為每公斤體重10至30毫克。
食藥署針對剩餘的阿粨其中食材進行檢驗,20日公布阿粨中檢出的托福松定量濃度為每公斤224mg,進一步檢驗單項食材,小米每公斤濃度為405mg、內葉每公斤150mg、豬肉每公斤60mg、蝸牛每公斤42mg、竹筍每公斤32mg,即小米檢出托福松濃度最高。
哪些途徑可能接觸到托福松?
人體可能經由3管道接觸到危險劑量托福松:
1.直接接觸:處理或施用農藥時經皮膚吸收。
2.食入:食用殘留超標的農作物或食物。
3.吸入:暴露於托福松的環境中。
若不慎托福松中毒,可透過阿托品(Atropine)和氯化氫解毒劑(Pralidoxime)進行解毒,若沒有解毒劑,則應立即清除暴露源並給予支持性治療,如維持呼吸和循環功能。
托福松可能存在其他米製品中嗎?
賓茂部落食物中毒的案件引發對其他米製品和葉子包裹食物的關注,陳師慶認為本次案件可能源於不當施用農藥或違規使用,並非所有米製品都會受影響。
沈振峯也持相同意見,他指出一般農產品上農藥殘留濃度應不致造成嚴重的急性傷害,若真是高濃度農藥殘留造成本次中毒事件,來源可能不是正常的施用農藥所致。
沈振峯進一步說明,藥液濃度配錯、施用量不當或是採收過早致農藥未消退,都可能導致高量農藥殘留。
如何避免食用到農藥殘留過高食材?
沈振峯表示,目前國內農業部、衛福部、通路商及農民均有農藥殘留監測與自主管制的活動,雖仍可能有不遵守安全規範的生產者,但應能相當程度降低市場上農藥殘留的程度。
食藥署表示2022年至今(2024)年7月前間,於市場的1萬2390件檢驗樣本中,共有41件檢出托福松,其中11件濃度不合格,超出每公斤殘留0.01至0.51 ppm的標準值。
2位學者建議,消費者可購買生產履歷透明(可追溯生產者)、有落實農藥殘留監測的農產品,並徹底清洗食材,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等,同時避免到施用農藥的農地附近活動,以避免發生接觸。
陳師慶也建議有關機關可進行相關研究,如農藥殘留的檢測技術及其在不同食品中的代謝過程、農藥在食品加工和保存過程中的降解特性,並設定更嚴格的農藥使用標準,推動替代的害蟲控制技術,避免未來再有類似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