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蘋果日報2013年10月23日 焦桐:逼淚的椒麻雞 「二魚文化」舊辦公室隔壁有一家泰式餐館,曾是我和秀麗日常午餐的所在。我們總是點食咖哩雞、檸檬魚、月亮蝦餅、涼拌海鮮、涼拌木瓜、蝦醬空心菜,和泰北椒麻雞。椒麻雞盤底舖墊高麗菜絲,雞肉上擱了些花生碎和香菜,薑、大蒜、辣椒合奏,檸檬和辣油的氣味和雞肉融合得相當愉悅,雖是油炸物,卻相當爽口。 台灣幾乎每一家泰式餐館都供應椒麻雞,很容易誤會它就是泰國菜;其實椒麻雞是出身雲南的混血菜,表現多元文化融會之美。 滇、緬、泰、越、寮地理位置鄰近,料理自然而然地互相滲透,彼此影響;這道滇菜傳到泰北,再帶來台灣,背景是烽火連天的歷史舞台。像當年的孤軍般,遊走在滇緬泰邊境,似乎也流著四川的麻辣血源,和泰國的酸辣風格。 龍岡一帶的滇緬料理,堪稱某種形象鮮明的眷村菜,如大薄片、椒麻雞、月亮蝦餅之屬。椒麻雞輾轉流離到台灣,各家作法略有差異,要之,先以花椒、酒、醬油醃漬去骨雞腿,裹粉油炸,切片;澆以魚露、辣油、檸檬、糖調成的醬汁,並撒上蒜末、辣椒末、花生碎、白芝麻、芫荽。
鹹酸甜辣麻五味合鳴 那雞腿肉充分吸收醃料,表皮炸得酥脆,內裡堅定地挽留肉汁,洋溢著熱情,活潑,結合了詩意和力量,充沛有力。那是味蕾的舞蹈吧,緊張,劇烈,直率,我們似乎聽見原始的鼓點,繁複的氣味在舌頭上盡情律動,生命情調則演奏著命運交響。 炸雞腿不稀罕,到處都有;椒麻雞絕非單純的炸雞腿能比擬,魅力所在是它繁複的層次,鹹、酸、甜、辣、麻合鳴,五味雜陳,熱情,燦爛。 椒麻雞於我,因秀麗之離去而多了回憶之味。後來我吃許多食物包括椒麻雞,都彷彿一場情感之旅,每一口都帶著想像,思索,伴隨著湧上心頭的甜蜜感,酸楚感,和逼淚的辛辣感;有些,甚至是食物本身所沒有的苦澀。有些場景猶歷歷在目,有些如風消逝。人生之無常,竟如一盤酸辣鹹甜麻的椒麻雞。 弗洛伊德認為記憶包含真實和虛構,真實和虛構之間的張力是與生俱來的,很難從心理分析的角度解決。記憶就像夢,或像虛構小說,在心理衝突的基礎上構建起來,帶著實現願望、自我欺騙的目的。記憶結合不同源頭的因素,並不考慮事實和現實。 我不斷,點點滴滴地修改記憶,矯正那些不夠完美的婚姻歲月,修飾她個性中不可愛的部分。 原文轉載自【2013-10-23/蘋果日報/蘋果副刊E5版/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