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地震的發生與水的流動有關」,不再只是學術假設,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馬國鳳研究團隊不但找到直接證據證明「水壓誘發地震」的機制,而且已獲得廿七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期刊採信並刊登。 馬國鳳研究團隊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即在車籠埔斷層帶設置跨過斷層的七層垂直井下地震儀陣列,希望透過這個世界上最接近活動斷層帶的監測儀器,「去發現別人看不到的現象」;並鎖定芮氏規模接近零的「微小地震」做研究,一年之內蒐集到卅幾筆資料,首度以數據證實科學界傳聞已久、關於水壓與地震關聯性的假設。 馬國鳳表示,地震通常是兩個斷層面相互摩擦造成,但是研究團隊卻發現微小地震只有P波、沒有S波的特殊現象,意味有些地震並非是經由摩擦造成的震動,而是直接把岩層撐開的爆炸力量。馬國鳳解釋,當水流動受阻、積壓在同一個地方過多後,水壓大於地底的承受力時,就會讓地層裂開,進而誘發小地震,「地震的發生與水的流動有關」,是全世界第一次找到準確而直接的證據。 馬國鳳並表示,當前為解決全球暖化溫室氣體問題,興起二氧化碳封存技術,就是把空氣中太多的二氧化碳注入地底下,但卻一直欠缺安全風險評估。未來,二氧化碳灌入地下,透過井下地震儀的偵測,將可了解其活動情形,正確評估二氣化碳封存的風險,體認其環境影響。 此計畫為台灣自行主導及執行的計畫,能獲科學期刊的登載,表示國內研究能量受到國際重視,並能主導前端性的科學議題及研究。原文轉載自【2012-08-01/自由時報/A5版/生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