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朱雲鵬/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消費者在加油站所加的油,是由國外進口原油,運送到油廠精煉後,以批發價賣給加油站,這些站再以零售價賣給消費者。所以決定油價的四個主要因素是:原油的進口成本、新台幣的匯率、煉製成本、零售商的利潤。最近發生油價問題,主要是因為過去一段時間,中油批發價沒有完全反映原油的進口成本,進而發生鉅額虧損。現在決定把原油的漲價反映在批發價上,零售價也就上漲了。
這四個因素,各自獨立,最好不要混為一談。經濟部當然應責成中油提高效率,但這件事平時就當做,和原油價格的變動無關。為了追求高效率,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可以要求中油訂立核心績效指標,而且可以依據這個指標的表現,來核定中油員工的績效獎金。一般而言,績效表現愈好,煉製成本就會愈低,反映在批發價上,就是油價的下跌——這是大家所最樂見的。
在這樣的體系建立後,其他影響價格的因素,包含原油進口成本和新台幣匯率,就應當充分反映在汽油的批發價上。如果因為原油上漲,就忽然注意起績效,就如同原油價格下跌,就忘了績效一樣,邏輯上說不通。新台幣幣值的變動也是一樣,如果台幣貶值,油價就需要上漲,台幣升值,油價就會下跌,和中油的績效無關。
事實上,在絕大多數情況,最好都不要輕易地將國內外價格的連動切斷。即使要切斷短期波動,也不能切斷長期趨勢。價格應當反映資源的稀有度,以進一步促成節省能源的省油產品問世。如果動輒以人為的因素切斷,短期像吃止痛藥一樣暫時過關,長期而言,資源開始誤用,未來更大的痛苦遲早要來。
有人說,為了提高效率,可以讓中油、台電等國營企業民營化。長期而言,這的確是應當考慮的方向。不過,一定要做好配套。多數基本民生產業基於規模經濟,在市場上有獨占性,或至少有寡占性,即使民營化,通常也要受到各種管制,包含售價在內。如果政府審核定價,只是要求由生產成本加一個合理利潤,就會造成企業即使不努力,也不會賠錢,即使績效好,也只能賺到「正常利潤」。既然如此,久而久之,可能產生如同公營事業一樣的疲憊。所以,對於有獨占性質民營事業的治理模式,要仔細設計。
在十年之前,「民營化」是神主牌,無人敢質疑,現在已經不同。先進國家國營企業的私營化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例子。有的企業交付私營之後價格高漲,服務的可靠性更差。所以不能為了口號而民營化,而是要設法藉由民營化實質上提高效率。
還有一種民營化,是把政府股權降到一半以下,其餘股權很分散地賣給大眾,披上民營外衣,但保留政府控制權。這對於人事和預算的鬆綁當然會有一定的助益,有時也可以成為一種真正民營化之前的過渡模式,但這畢竟不是忠實的民營化。
無論如何,民營化通常不能在急就章的情況下完成,過去許多案例已經留下足夠的教訓。既然如此,在現階段,當然不能坐在那裡等民營化,而是要去探討,即使在國營的架構下,如何提升效率。政府如果改變對這些公司的管理模式,找到合宜的經營團隊,給予改革的誘因,即使在公營的架構下,國外也不乏成功案例。我們應當加緊腳步,劍及履及。
原文轉載自【2012-04-14/聯合報/A23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