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時間:2011/9/9 11:26撰稿‧編輯:李憶璇   新聞引據: 採訪

   以往預測海嘯都用海上浮標觀測,但預警時間短。台灣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劉正彥和研究團隊利用地上全球定位系統發現,海嘯發生時會引發太空電離層震動產生「太空海嘯」,並首次由太空中觀察到完整海嘯源頭位置與波動的傳送過程,可以爭取到至少20分鐘的預警時間。

  日本311強震引發強烈海嘯令人印象深刻,國家太空中心運用台日1,000多個地上全球定位系統和衛星資料觀察發現,海嘯產生的「海嘯波」會使太空中的電離層受到干擾,產生「太空海嘯」,在震央東方200公里處產生「碟狀」波紋。在經過比對後,發現和海嘯的移動位置非常吻合,也成為人類史上第一次從太空中可以直接觀察到海嘯源頭與海嘯波動傳送的過程。

  科學家劉正彥表示,利用台灣與日本地面全球系統接收機網,建構出電離層的電子含量影像,完整觀察到311日本地震引起的各種聲音重力波,而且資料從地表到太空只須需4到7分鐘;經過計算後10分鐘就可以知道所有海嘯的變化,可以提供至少半小時以前的預警。他說:『(原音)這個結果是因為台灣跟日本都有非常綿密的GPS站,利用地表GPS跟衛星連線可以計算(空中)電離層的變化,等於這是史無前例可以在電離層裡,直擊今年311地震整個電離層海嘯變化現象。』

  劉正彥說,目前的海上浮筒是當海嘯跟波動到的時候,才知道海嘯到來,而太空浮標可以跟GPS斜向連線,當海嘯前達沿岸之前,半小時前就可以知道,如果扣除計算時間,總和來講可以爭取到20分鐘以上的預警時間。這項發現也刊登在6月的美國地球物理研究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原文轉載自【2011-09-09/中央廣播電臺新聞頻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