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中央大學新聞網

:::

媒體新聞

【本報記者李若松】 網際網路無遠弗屆,正是平衡教育資源城鄉差距的利器。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曾擔心電腦與網路發展,反而會擴大城鄉差距,但多項網路競賽活動證明只要學生有心學習、教師耐心輔導,網際網路世界並不存在城鄉差距或年齡差異。  來自南投災區,這一年來都在簡易教室上課的竹山高中女學生廖怡婷為了做研究,可以跨越時空,透過網路、電子郵件向中央大學教授詢問專業知識;高雄市瑞祥高中和屏東女中從未碰過面的男女同學可以合組研究團隊,完全靠著網際網路通訊,合作完成科展作品。師大附中國中部學生呂康豪可以在網路上教授大哥哥、大姐姐或叔叔、阿姨們電腦程式設計,沒有人計較他的年紀小。  教育部在過去一年多,建置了各級學校都有電腦教室上網路,偏遠學校更補助網路費用,只要學校有心,偏遠學校的學生人數少,校內所分配電腦與網路資源更豐富,更可透過網路找到大學、技術學院的支援。相形之下,都會區學校因為學生人數多,平均可分配的電腦網路資源少,必須課後靠家庭的電腦網路設備補足。  從各項資訊競賽與選拔活動或虛擬學校「亞卓市」舉辦全民開課、網路科展活動中,創造了許多奇蹟,讓人跌破眼鏡。台北市不乏像建中、北一女等中學,擁有一流的學生與豐沛的教學資源,但北部知名學校因為平常學生可參與的活動太多,並不像中南部或東部學校那麼重視各項網路虛擬活動。網路科展中卅多位屏東女中學生入圍,高雄市中小學生在全國資訊競賽與楷模選拔的表現突出,都不是特殊案例,關鍵在於鄉下學校已發現孩子在網路世界可以有出頭天。 原文轉載自【2000-09-11/聯合報/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