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新聞

線上遊戲不只是玩樂,更可能是一場社會行為的實驗!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黃子菱助理教授經過三年的耐心研究,找出線上遊戲社群中的社會規範與玩家行為之間的關聯,發現提升玩家社會規範認知(social norm awareness)的重要因素,對於理解虛擬世界中的社會互動模式與數位公民意識具深遠意義,也對企業實務及政策制定產生重要影響。這項成果刊登於資訊管理領域頂尖期刊《MIS Quarterly》。
當前全球線上遊戲使用者人數已突破 20 億,展現出其強大的吸引力。在這樣的虛擬世界中,多數玩家傾向遵守遊戲中的社會規範與行為標準,但仍有部分玩家違反這些規範,對他人造成干擾,甚至破壞整體社群的和諧氛圍。換言之,玩家間的互動品質不僅深刻影響遊戲體驗,也可能削弱使用者對遊戲的忠誠度。
黃子菱教授的研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探討玩家對於線上遊戲中社會規範的認知與遵循情形。值得注意的是,線上遊戲與其他線上環境中的社會規範不盡然與現實世界中的社會規範相同,例如,某些在現實中不被接受的行為,可能在特定遊戲文化中被默許,甚至視為合理策略。這種模糊的規範邊界引發一項核心問題:玩家的違規行為究竟是蓄意為之,抑或出於對虛擬環境中行為規範的認知不足?研究結果顯示,約有三分之一的玩家對於自己經常參與的遊戲環境中的社會規範感到不確定,即使是資深玩家,也不一定清楚哪些行為是被期待或禁止的。
這項研究發現三項因素對於提升玩家的社會規範認知(social norm awareness)具有顯著影響:社會臨場感(social presence)、社群學習(community learning)、與指引支持(instructional support)。當玩家在遊戲中能夠感受到其他玩家的存在與真實互動,並透過社群學習或清楚的規範指引,將有助於他們理解並遵守遊戲中的行為準則。
此項研究亦為一項國際合作計畫,黃子菱教授特別致謝美國印地安那州立大學Alan R. Dennis教授、愛荷華州立大學Alexander S. Dennis教授,以及長庚大學鄧景宜教授與廖耕億教授的共同參與與合著。這項研究具有重要的實務應用價值,對於理解虛擬世界中的社會互動模式與數位公民意識具深遠意義。對遊戲開發者而言,與其事後懲罰違規行為,不如在設計階段即考慮如何加強玩家的社會規範認知。「社會規範認知」是促進玩家行為守規的關鍵因素,並為線上遊戲社群的管理與設計提供具體建議以建立更和諧的線上互動環境。
隨著線上遊戲使用者人數的增加,遊戲世界早已超越娛樂本質,成為一種結合社交、文化與行為規範的新型數位社會。玩家對社會規範的認知深度,將直接影響社群的凝聚力、信任感與整體互動品質。從宏觀角度來看,「社會規範認知」不僅是提升遊戲體驗的關鍵,更是培養數位公民素養、促進虛擬社會健全發展的重要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