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中央大學新聞網

:::

焦點新聞

「松風水月――看見中大」2025台北國際書展中大講座
由中大學生自行創發的客語認證學習教材,傳承客語傳承世代。前排右起蔣竹山總編輯、邱祥祐主編、羅肇錦榮譽教授、林志光教務長、賴維凱助理教授。照片中大出版中心提供

2025TiBE台北國際書展2月於臺北世貿一館盛大開展。中大出版中心以「松風水月――看見中大」為主題,藉由作家張夢機的詩「裁箋欲寫一湖秋,煙水陶情此最幽。」邀請各界來書展體驗中大幽美如其境的書香特色、細讀它蘊涵豐沛的學術涵量。

中大本次舉辦8場專書講座,邀集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普專家學者共計23位。首場由葉永烜院士以臺灣科學特殊人才提升計畫(TTSS)出版的《中研院院士的10堂課――格物致知》新書發表,邀集于靖院士與彭旭明院士暢談科學人才如何養成與未來展望。 

歷史所皮國立所長邀請賴澤涵榮譽教授與歷屆所長,共同於臺大出版中心沙龍,發表《另一個中央:中央大學歷史所與臺灣史學研究》,敘述中大歷史所於復校後在臺灣歷史的繼往開來、薪傳不輟的著力成就,蕭述三校長更專程親臨支持。

數學不僅是一種語言,臺大數學系張鎮華名譽教授的《數學男孩圓周率》,是本以中大為背景的數學科普小說。《文化脈絡中的數學》及《英數兩全:脈絡中的數學英文關鍵詞》作者單維彰教授,與臺師大師資培育學院林子斌院長,則認為數學如同英語也是學習的媒介,語言承載著文化賦予的意涵,更是打開理解數學語言的新路徑。

中大擁有全臺最早的客家學院,臺師大許馨文副教授主編《尋覓客音:互動、比較與中介取徑下的臺灣客家音樂》,邀集臺南藝術大學范揚坤副教授、臺灣戲曲學院林曉英助理教授,介紹客家音樂的發展,讓人看到如何從臺灣歷史發現客家,也從客家音樂聽見臺灣。張翰璧教授邀請陽明交大張維安研究員及中山大學王宏仁教授發表《原山與客丘:當代臺灣原客關係》,試圖打破族群刻板印象,轉為良性的族群互動。

歷史所蔣竹山教授於2月新任中大出版中心總編輯,與羅肇錦教授談論《客家文學研究:語言、族群、性別與歷史敘事》客語復振運動在臺灣的歷史意義與定位。林志光教務長更讚許中大客家系邱祥祐主編《來去學客話》四縣腔、南四縣腔、海陸腔與大埔腔客語教材,獲得文化部客語創作最高金額補助,是一套客語學習初學者的入門書,也是客語薪傳師的優良授課教材。

中央大學蕭述三校長(右三)出席2025台北國際書展與《另一個中央》中大歷史所講者,於臺大出版中心沙龍舉辦新書發表會。照片中大出版中心提供
中央大學蕭述三校長(右三)出席2025台北國際書展與《另一個中央》中大歷史所講者,於臺大出版中心沙龍舉辦新書發表會。照片中大出版中心提供
2025台北國際書展中大展位以作家張夢機的詩詠中大湖設計為主題意象。照片中大出版中心提供
2025台北國際書展中大展位以作家張夢機的詩詠中大湖設計為主題意象。照片中大出版中心提供
瀏覽人次: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