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新聞
104週年校慶第二場講座邀請到電機系張鴻埜教授擔任講者,以科普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將無線電波的物理原理,以及在各領域上多采多姿的應用帶給同學。同時對於電磁波危害的闢謠,化解民眾疑慮,也是本次講座的一大亮點。 張鴻埜教授畢業於台灣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為中大電機系校友。現任中央大學電機系系主任,專長領域為微波及毫米積體電路及微波工程。其傑出表現曾獲2013科技部吳大先生紀念獎、2016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 你所不知的無線電波 無線電是十分廣泛應用的一種電池波,回顧電磁波的發展史便能一探究竟。從義大利工程師馬克尼的無線電通訊實驗到二十世紀初傳遞訊息的電報與廣播、為了測距與偵測發明出來的雷達、大區域範圍傳輸的衛星、行動通訊到現在的無線通訊與未來火紅的5G世代,都是無線電波的演進與應用。 張鴻埜進一步講解雷達的原理。近年,雷達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多半的原理都離不開發出電磁波的回波時間,來確認物體與雷達間的距離與其他物理數值這樣的方法。雷達的種類繁多,像是用來測速的連續無線電波、最近非常熱門的汽車輔助駕駛雷達亦或是校內用來觀測天氣與電離層結構的相位陣列天線都是這類範疇。無線電波另一項廣泛使用的領域便是天文觀測,各類電波望遠鏡對於星體結構的探索與研究提供珍貴的資料。 闢謠 關於電磁波的二三事 「電磁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它的認知不足」張鴻埜特別的講解到。其實日常生活中舉凡電燈、電器用品到陽光都會產生電磁波,並非每一種電磁波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關鍵是在電磁波本身的能量密度,像是一些高頻率且能量密度高的電磁波諸如X射線對人體造成比較巨大的傷害。另外,電磁波分為游離輻射與非游離輻射,游離輻射諸如X射線、γ射線會對於細胞的確會造成危害,而無線電波、微波等非游離輻射源只會加熱細胞,在有限發射功率下,加熱效果有限。 選擇你所愛 愛你所選擇 「選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擇」張鴻埜用這句話勉勵貫串整場講座。他從小便對無線電波有濃厚的興趣,大學時期除了就讀電機系,也參加無線電社應用無線電結合活動,一直到現在仍然在無線電波的領域發光發熱。張鴻埜以自身經歷鼓勵同學除了課業外,也可以參加活動多方探索自我興趣,慎選自己的方向,並往這個方向專心發展,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