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中央大學新聞網

:::

焦點新聞

全世界最迷你輕巧 中大自製探測儀「太空魔方」
由太空科學所趙吉光副教授領軍的科學團隊,自製出全世界上最迷你輕巧之電離層探測儀「太空魔方」,有助於太空天氣和地震前兆之研究。陳如枝攝

在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的支持下,本校太空科學研究所趙吉光教授團隊自製出全世界上最迷你輕巧、解析度最高之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太空魔方」,預計明年將隨台灣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發射升空,進一步探索太空天氣和地震前兆等重要科學議題。   太空魔方 科學家夢寐以求的探測儀   歷時五年打造的「太空魔方」外型為邊長10公分的立方體,大約只有掌心大小,因形似「魔術方塊」,因此被暱稱為「太空魔方」。其重量為4公斤,因為搭載的福衛五號嚴格限制重量不得超過5公斤,由於上太空成本高昂,「每多一公斤,就要多付新台幣300萬」;換句話說,「太空魔方」也為國家節省至少百萬元公帑。   除了外型迷你輕巧之外,「太空魔方」的解析度也是世界一流。該團隊特別向日本取經,終於克服種種障礙,尋找出一體成形的純金篩網,取代以往的不銹鋼編織網。趙吉光掩不住興奮地說,「這是科學家最夢寐以求的理論結構,不僅讓捕捉網不易受汙染,更可量測出更精準的資料。」 「太空魔方」的另一特色就是可全方位蒐集資料。趙吉光說,一般探測器,多半只有一兩個功能,為發揮最大效益,太空魔方可蒐集不同的資料,藉由各種不同參數的分析,可更進一步解讀背後的物理現象,進一步去探索人類所關 心的太空天氣和地震前兆的科學議題。 太空天氣與地震前兆 進一步科學探索   能有一些小小成果產出,趙吉光對前輩的提攜充滿感恩。當年博士後研究,在蘇信一教授指導下,開始分析福衛一號電離層電漿電動儀的資料,學習將複雜的數據化繁為簡;後來跟著朱延祥教授參與探空火箭五、七、九號任務,啟發他對科學酬載的興趣,也開啟他自製科學酬載之路,過程中從無到有、邊做邊學,逐步去學習修正與驗證。   後來更幸運結合劉正彥教授在電離層方面地震前兆之研究,地震前兆研究為近十年非常熱門的科學議題,劉教授正是電離層研究的權威專家,未來可望相輔相成。台灣因處於複雜的電離層下方,鄰近電離層的「赤道異常區」,常出現「電漿不規則體」,對GPS的通訊造成影響,不管漁船通訊或國防,都亟需了解這個電離層的複雜性。若能更加掌握電漿狀態,進一步可進行地震前兆預測,成果指日可待。

「太空魔方」 升上太空之後,有助於地震前兆之研究,吸引媒體關注。陳如枝攝
「太空魔方」 升上太空之後,有助於地震前兆之研究,吸引媒體關注。陳如枝攝
「太空魔方」從無到有,跨領域整合,展現出中央大學高度的自製與整合能力。陳如枝攝
「太空魔方」從無到有,跨領域整合,展現出中央大學高度的自製與整合能力。陳如枝攝
瀏覽人次: 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