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新聞
中央大學學務長郝玲妮投身學生事務多年,面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十分重視人際互動的感動。此外,在其研究領域太空電漿物理的研究,致力於將專業性科學,透過理念分享,簡單而生活化的比喻,將科學普及推廣至大眾,強調化抽象為具體,符合人性追求真善美意境,以及求知若渴的學習欲望。
太空電漿物理的新證實 將刊於國際重要物理期刊
郝玲妮長期致力於太空電漿物理,研究電漿與電磁場的交互作用,電漿是物質在液態、氣態、解離態外的第四態,由帶正負電的基本粒子所組成,目前所知的宇宙有99%的可見物質是處在電漿態。電漿可視為一種導體,其特性就好比進入電梯後,手機收不到訊號,地球的太空環境因受其包覆而產生保護作用,來自宇宙與太陽的99%的粒子因此都可被排開,方以保護地球上生命的孕育。
大多數自然界與實驗室電漿是由質量相差甚大的電子與正離子所組成,然早期的宇宙是由帶電荷的物質與反物質所組成的高溫「電漿湯 (plasma soup)」。物質與反物質電漿的典型範例是電子與正電子構成的「成對電漿(pair plasma)」。其特性猶如解數學方程式中的平方根,其答案會得正負兩相對應之解。
由理論分析與粒子模擬的研究,郝玲妮教授與其博士生饒駿頌,首次證明經由電子與正電子的粒子束不穩定性,可形式穩定的孤立波與電洞結構,這些交錯的電子洞與正電子洞,伴隨著正負交錯的電位在相空間中,形成一週期性的結構,此成果推翻了過去關於此議題的學說,亦可呼應俗諺:「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之理。有趣的是,若電子與正電子的初始成份不符合對稱性,則不易形成穩定的非線性結構。此研究成果對於物質與反物質的物理有重要的應用,經論文審查者及期刊編輯推薦於科普性的”物理聚焦”,並將發表於2012年11月份的Physical Review E期刊。
實驗室實作經驗 結合信念與美學
2002年,郝玲妮時任太空所所長時,為將太空研究進一步落實生根與科普推廣,結合理論與實驗,成立了「衛星酬載發展實驗室 (Satellite Payload Development Lab)」,為自主發展國內衛星及探空火箭之科學酬載及培育兼具理論與實作的太空科學人才。郝玲妮表示學術研究的熱情與動機,源於探索過程的心智體驗並尋找未知,作為希望的啟發,在世代交替之時,對人類有所啟發,並提升生命的內涵。
將形而上且抽象式的好奇,轉為研究動力,透過哲學式研發以及實驗室教育,轉為形而下的當下產出,開創知識,重視信念及美學,培育下一代使命感,更重要的是在紮實的理論與技術的基礎下,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建立世界級的研究特色與找出臺灣本身的需求以及應用層面,培養在地人才,使臺灣的研發能力與人才在國際上具能見度與受到重視。
左右腦的交互應用 生活美學養成教育
郝玲妮生活哲學中,處處充滿美學,其表示「美」是世間萬物共通原則,故其將此種美感教育,透過日常生活的相處,鼓勵其學生多元發展興趣,鼓勵學生由興趣著手,在過程中玩出樂趣,方能享受快樂的研究過程。郝玲妮的研究生各個多才多藝,如此次與其共同發現該成果之饒駿頌博士生,除了在研究上的亮眼表現,同時也是中央大學戲劇社的指導老師,多元的發展,重視創新及原創性,玩出興趣,玩出生活美學,享受研究,研究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