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專題記者台北綜合報導】 十年來,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劉正彥不斷觀測大氣電離層,累積近十萬筆資料,發現地震前一到五天,震央上空電離層電子濃度會明顯下降。 劉正彥收集過去十年來全球規模五以上地震前後的電離層觀測資料,包括九二一大地震、四川大地震、神戶大地震等電離層電子濃度資料,歸納出百分之八十規模五以上的地震,在地震前會出現電離層異常的現象;而規模六以上的強震,更有百分之九十符合此一前兆現象。 劉正彥說,當初觀測電離層電子濃度時,原本是預想在大地震發生時,大氣電離層可能因為地表釋放巨大能量而有明顯改變。但經實際觀測後,劉正彥卻發現,電離層電子濃度異常變化實際上是出現在地震前一到五天,而非地震發生當時。 電離層距離地表約五十公里至數千公里,是電子最密集的地方。大氣密度在電離層中十分稀薄,中性的分子或原子會游離為帶正電的離子和負電的電子,這些帶電粒子對大氣中的電場和磁場非常敏感。 劉正彥指出,要觀測電離層電子濃度是否在某一天突然下降,就要和前十五天電離子的中位數來作比較,若某天電子濃度明顯小於此中位數,就可視這天電子濃度為異常,並合理懷疑有地震即將發生,可能是地震的前兆。他舉九二一地震為例,在地震前五天就出現三次(前四天、三天和一天)電離層濃度異常的現象。 劉正彥表示,雖然目前無法確切證明電離層電子濃度下降的原因是地震引起,但根據數據仍能合理推估之間的關聯。劉正彥說,因為地震前兆研究本身困難度極高,仍需要更多可靠的證據,才能支持電離層濃度異常變化前兆和地震發生之間的關聯性,但他相信此研究對於地震預警仍有一定的輔助效果。原文轉載自【2009-04-30/大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