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曾經得到金鐘獎最佳攝影獎、金馬獎最佳剪輯獎、國家文藝獎的攝影家張照堂,於中央大學展出他1959-2005年近五十年的攝影作品,除了集結張照堂最具代表性的顛峰之作,並首次展出他在高中時期的作品。成功中學時期的張照堂曾向長他六歲的鄭桑溪學藝,如今這批首度曝光的啟蒙之作,無論就台灣攝影史或是攝影家個人的創作脈絡而言都顯得格外有意義。由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辦,靜宜大學和成功大學藝術中心合辦的「歲月.風景 (1959-2005)-張照堂攝影展」於今(16)日在中央大學藝文中心開幕。

 此次巡迴展精心呈現張照堂半世紀以來的攝影閱歷,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任曾少千表示,回顧台灣攝影的發展脈絡,張照堂確實位居一個承接先後的重要樞紐位置。他不僅走過了封閉的戒嚴時期,也走過本土根源想像的鄉土文學論戰時期,更走過了批判力勃發、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

 曾少千說,張照堂一方面藉由靜照延續其個人影像美學的經營,另一方面也透過電視節目和紀錄片的製播關注並剖析社會脈動。而他那既精準又強烈的個人影像風格,更為台灣「現代攝影」豎立重要的里程碑;藉由許多真實又陌生的景物,他的作品始終探索著存在處境中的荒誕與壓抑,令人沈思不已。

    這半世紀以來所積累的影像札記,不僅反映出張照堂個人對生命情境、對時代變遷的反觀自省,也呈現他對攝影美學的種種巧思結晶;攝影家不停地追尋既深刻又神秘、既熟悉又疏離、既平凡又怪誕的真實景象,讓畫面一方面充滿豐富而飽和的故事性,卻又同時流露著複雜難解且無以名之的詭譎美感。在深邃迷離的黑白對比之間,對現實投以犀利的目光。

    本次展覽除了集結張照堂最具代表性的顛峰之作,也相當難得地首次展出他在高中時期的作品。成功中學時期的張照堂曾向長他六歲的鄭桑溪學藝,如今這批首度曝光的啟蒙之作,無論就台灣攝影史或是攝影家個人的創作脈絡而言都顯得格外有意義。這些捕捉小城生活即景的照片看似樸實簡潔,卻已顯露攝影家擅長從平淡現實中,提煉出殊異美感的風格特質,充分展露出個人獨特的才華與觀察能力。年輕的張照堂以敏銳而細膩的方式捕捉其出生地板橋的風土人情,無論是嬉遊的孩童、舊時的鐵道與牛車、裁切特殊的街景一角,都呈現出一種清新而感人的愉悅氛圍。

    這些早年的珍貴作品,與他各個時期的攝影傑作共同交織出一條完整豐富的影像長河,提供觀眾一次飽覽其創作歷程的珍貴機會,同時也替我們開啟一個討論台灣「現代攝影」的絕佳契機。為此,本檔【歲月.風景 (1959-2005)-張照堂攝影展】特別邀請了長期投入專題式攝影的資深攝影家沈昭良老師,對影像文化鑽研精深的郭力昕老師,以及在攝影理論與文化研究方面著力甚深的許綺玲老師,一同從攝影實務經驗、歷史脈絡、文化及理論等角度,深入淺出地討論張照堂的攝影成就,以及台灣過去到現在的攝影創作脈絡。

 中大駐校攝影家沈昭良從形式、質量及個人思想三方面,表示張照堂的攝影作品有很清楚的現代藝術脈絡及風格,與其他攝影家透過拍攝自己來呈現自己的方式不同,張照堂是透過照片的景物內容及安排來呈現自己。沈昭良說,張照堂不斷求新求變、大膽創新,也是其能成為台灣現代攝影大家的原因之一。他的攝影作品特色在於完整及系統,藉此可還原台灣歷史的成長及攝影家的成長過程。

 沈昭良還說,攝影雖然重要但卻缺乏正規課程及環境培養相關人才,導致攝影家須靠自己摸索,從經驗當中慢慢學習。郭力昕則從現代攝影角度,指出張照堂面對當時正在進行現代化的時代,是如何不被主流價值影響,以自己的方式呈現攝影家自己所處的現代化環境。許綺玲則從教學方面談起,鼓勵學生使用當代角度對現代攝影作品進行研究、詮釋,期待藉此能夠看到新的時代觀點與過去的現代作品互相激發產生火花,製造更多新的詮釋內容。 
 

歲月.風景 (1959-2005)-張照堂攝影展                        
MOMENTS IN TIME:The Photography of Chang Chao-Tang 1959-2005

展期:2010年3月16日-4月11日
時間:10:00-17:00(周一休)
地點:中央大學藝文中心
 
張照堂短片影展
時間:2010年3月16日-3月18日
地點:中央大學107電影院 
 
張照堂得獎紀錄
1999年獲國家文藝獎(美術類)。
1981年以《映像之旅》獲金鐘獎最佳文化節目獎。
1980年《古厝》獲金馬獎最佳剪輯獎。
1980年《王船祭典》獲金鐘獎最佳攝影。


中央大學藝文中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