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錢樺/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林宗德/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藻礁公投的正方護藻礁團體認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的興建,將對大潭地區的藻礁生態造成不可回復之破壞,要求三接遷離岸邊5公里之外。另一方面,行政院則主張三接對於減煤以及綠能轉型的期程十分重要,在當地興建有助於轉型的時效。此次由於開發方的目標像是減少空污等也具有環保意涵,不似過往環保與開發的典型對立,致使此議題即便在環保團體之間,也產生了意見分歧。
 
護藻礁團體主張,當地離岸5公里內皆有藻礁分布,行政院提出的外推案僅僅離岸1.2公里,仍有破壞海底藻礁的可能。先不論海底藻礁分布範圍多廣的爭議,海面下水深之處並不利於需要陽光的殼狀珊瑚藻生長,而該地的海底藻礁也多半被泥沙掩埋。護藻礁團體主張,即便被泥沙掩埋,海底泥沙環境與發現豐富生態的潮間帶藻礁仍然密不可分,所有藻礁都不應遭受人為工程的影響。能夠保存所有藻礁自然是值得追求的目標。但是,是否只要是藻礁,不論它所在的位置和狀態如何,都應該同等視之?
 
【評估生態回復力所需的資訊】
 
在大潭藻礁獲得矚目之初,就有一個關鍵議題:究竟要多久才能形成當地的藻礁?根據海洋生物與地質學者的礁體樣本定年分析結果,當地藻礁已經存在超過7000年,這一點並無人提出異議。但當我們說7000年的「藻礁」時,應明確指出說的是藻礁哪一部分。在適當的條件下,殼狀珊瑚藻於礁體上以每10年到20年生長1公分的緩慢速度造礁,潮間帶的礁體、潮池,以及生長於其間的活珊瑚藻和其它動植物,共同構成了藻礁生態系,這是生態藻礁。而在生態藻礁下方深處,或遭沙埋而無生機的碳酸鈣岩體,則屬於地質藻礁。此一區分,有助於我們以適當的尺度衡量「藻礁」其存在與發展的時間。更進一步地,釐清潮間帶藻礁生態系存在的時間長短,以及影響藻礁遭沙埋和露出的因素,作為我們討論藻礁生態的韌性與回復力時評估的參考。
 
大潭的生態藻礁究竟存在多久?這與周遭的漂沙息息相關。因為珊瑚藻的生長需要陽光,若礁體深埋於沙內,珊瑚藻既無法生長,也不會有露出的礁體、潮池來維繫潮間帶的藻礁生態系。目前大潭與其南方的觀新藻礁區,都至少有部分遭受沙埋。大潭藻礁G3區幾乎全遭沙埋,呈現藻礁生態的G1與G2區,亦有部分遭沙掩埋。倘若G1、G2區原本埋於沙中,是因近二十年前以來因大潭電廠陸續完成的導流堤所引發的突堤效應、或者是颱風侵襲,而致沙量流失、礁體露出、珊瑚藻得以生長,那麼,目前在G1、G2區所觀察到的豐富生態,其建立固然需要其下的礁體,但藻礁生態的維繫所需的時間尺度應以數年或數十年,而非以數千年為度。反過來說,如果當地的藻礁生態系早已存在只是長久未獲注意,反而是由於突堤效應導致部分藻礁遭沙掩埋,那麼,圍堤就是對藻礁生態不利的因素。
 
【覆沙狀態變動通常歸因人為】
 
由於缺乏長期而詳細的海岸環境變遷資料,暫且根據在當地所拍攝的照片判斷,由地質學者許民陽教授所攝照片得知,1992年時新屋溪口北側至現今的大潭電廠進水口導流堤南側(位於G3區南側,屬於目前的觀新藻礁區)海岸大半被沙及礫石覆蓋,僅退潮時在潮間帶邊緣可見出露的藻礁。同樣由許教授於2008年所攝得照片,則顯示同一地點有大面積的藻礁外露。若這些資料具有代表性,那麼觀新區北側藻礁露出的時間,最早也在1992年以後。另一方面,在中油的觀塘工業區(即大潭地區)藻礁生態系環差分析報告書中,用圍堤興建前後(2001至2017年)數年的航照圖比對大潭藻礁區的地形變化,發現G1區藻礁露出的大小並不固定,而有持續的變化。
 
覆沙狀態為何會變動呢?一般可能歸因於人為工程之突堤效應。影響大潭的堤岸工程包括距離較遠的台北港、林口電廠的卸煤碼頭與灰塘,以及位於當地,於2003年完成的大潭電廠進水口導流堤、觀塘工業港臨時施工碼頭及先期圍堤,以及2008年完成的出水口排水渠道等等。突堤效應指的是垂直海岸線突出岸邊的人工構造物阻斷了近岸流,影響了由近岸流主導的近岸輸沙,使得上游側的漂沙淤積,下游側則向內陸侵蝕。由於在台灣西岸中部以北之海岸,近岸流的淨流向是向南,突堤效應因此造成北側漂沙淤積,南側向岸邊侵蝕的「北淤南侵」現象。觀新藻礁區北側之所以有大面積的藻礁外露,2003年完成的大潭電廠進水口導流堤所造成的突堤效應,可能是原因之一。
 
【突堤效應不是漂沙唯一因素】
 
但事實上,突堤效應並不是影響漂沙的唯一因素。桃園沿岸沙源變動其實受更多大時空尺度的因子作用,影響了它的自然演替週期。例如聖嬰反聖嬰現象造成以數年為週期的波浪特性的震盪;淡水河等主要的漂沙來源,因為氣候變遷降雨型態改變,造成河川之逕流量與輸沙能力變化,也是影響因素。同時,大潭漂沙也受颱風等極端事件脈衝式的衝擊影響,以及更重要的,自1960年代以來上游石門水庫、攔沙壩、分洪設施等等的興建,以及河川的採沙抽沙逐年變化的影響。這一類時間尺度較大的因子,其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卻因與我們以人生長度為基準的時間體驗相去過遠,往往受到忽略。
 
在此可舉另一例說明漂沙的影響因素。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的舉辦地點福隆海水浴場,自1999年4月核四廠重件碼頭開工後,多次發生沙灘流失現象,地方人士將此歸因於重件碼頭導致的突堤效應。經過監察院委請學者調查的結果,指出重件碼頭之突堤效應範圍並未及於福隆沙灘。福隆沙灘的沙源流失,其實是眾多包括長時間尺度原因之總合效應。曾經消失的福隆沙灘,除了季節性侵蝕淤積交互的現象外,在核四重件碼頭並未拆除的情況下,已經回淤。因此,重件碼頭造成的突堤效應導致福隆沙灘消失的可能性並不大,當地漂沙還受到長期環境背景因素變遷的影響。突堤效應因為廣為大眾熟悉,很容易成為歸咎對象。
 
【大潭藻礁與突堤效應的關係】
 
由上述的討論,我們可以對大潭藻礁與突堤效應的關係作以下推論:
 
一、觀新藻礁區北側,以往可能受大潭電廠出水口導流堤興建後引發的突堤效應導致覆沙減少,使得生態藻礁的面積擴大。
 
二、大潭藻礁區的生態藻礁面積,受上述各種尺度過程的綜合效應支配,它在往後數年、數十年間,也將面臨相當程度的變動。目前三接外推方案中,主要的防波堤結構物皆為離岸式,僅有棧橋與陸域相連。它造成的突堤效應,一方面與過去臨岸圍堤的影響程度並不相同,而另一方面,我們也應將它的突堤效應與其它大尺度過程並置,作綜合的評估。
 
自然,我們不能單就目前能夠說明大潭礁體覆沙與露出過程的有限資料,斷定大潭藻礁生態系的建立或回復需時一定不長。但另一方面,當地突堤效應是否必然對藻礁生態產生不利的影響,也需要仔細謹慎地考慮。而更重要的,是應該長期而持續地投入全台各地海岸海象、地形與生態的調查與監控,讓我們在未來,能夠在更紮實的根據上討論。
原文轉載自【2021-11-22/蘋果新聞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