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今(28)日發布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較上月微幅上升0.27點至71.6點,未出現顯著變動,6分項指標中「2升4降」,其中「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大幅上升10.95點至119.85點,創歷史新高,但「投資股票時機」下跌4.70點至35.3點,則創歷史新低。

  其餘4項指標,「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較上月上升0.15點至39點;「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較下降2.65點至68.65點,為2010年3月以來低點;「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較上月下降1.85點至83點;幅度最少的指標則為「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較上月下降0.3點至83.8點。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儘管本月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大幅上升,抵銷其餘4項指標跌幅,促使總指標僅微幅下跌,但下跌的4項指標中,包含經濟景氣、就業機會、投資股票時機等3項指標均為顯著下跌;並示警,下半年經濟「外冷內熱」的情勢下,出口表現可能面臨較大挑戰,影響未來就業市場,相關情形也反映在「就業信心」創逾10年來新低。   吳大任指出,內需產業自6月防疫解封後,消費持續增溫,但國外仍深受疫情影響,目前國際各大預測機構均指全球經濟已陷入萎縮,「影響台灣出口表現」,目前國內出口仍呈現兩極化趨勢,其中資通訊產業在宅經濟商機拉抬下,推升出口表現,但傳產仍深受疫情、全球景氣影響。   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單驥則認為,日前主計總處發布最新失業率數字3.99%,顯示目前就業市場仍持穩,但本月「就業信心」卻下探逾10年低點,貼近金融海嘯時期水準,且該指標近10年來多落在100、樂觀水準以上。   觀察「就業信心」與失業率走勢分歧,單驥認為,這可能跟疫情以來,政府推出許多就業紓困措施,導致國內出現「隱藏性失業」。部分民眾在紓困措施下,未落入失業人口,但實際上工作時數有限,或民眾憂心未來工作機會,導致就業信心下滑。疫情以來無薪假統計人數持續攀升,也反映上述情形。   展望未來,單驥認為,隨著秋冬來臨、氣溫下降,疫情可能有再度升溫的隱憂,且目前各大經濟體仍壟罩在疫情陰霾下,未來台灣出口仍面臨很大壓力;內需經濟方面,雖然年中「報復性旅遊」拉抬餐飲、旅遊等產業景氣,但若觀察主計總處GDP初估結果,顯示貢獻仍有限。 原文轉載自【2020-09-29/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