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中美兩大強權正競逐未來 6G 技術標準的話語權,而打造 6G 應用的關鍵技術就是使用衛星通訊,台灣在太空產業上已經擁有半導體、通訊、太空科學等相對應的技術能力,如今商用運載火箭前瞻新創公司「晉陞太空(TiSPACE)」即將補足最後一哩路,以台灣自製的推進系統將衛星送上太空,並計劃於年底在台東進行試射。
 
 
有別於常規的液態燃料引擎,TiSPACE 採用特有的高效率混合火箭引擎技術專利,兼具高安全性與低成本特點。TiSPACE 董事長陳彥升博士表示,全球的引擎系統有三種,液態、固態與混合式,目前這三種系統的動力以液態最佳,混合式與固態則在伯仲間,但液態的成本很高、造價不菲,相對而言混合式的引擎系統成本為液態的 1/10。而過去混合式的效率較低,TiSPACE 經過多年的研發大幅改善此問題,在全球衛星運載服務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
 
過去如 NASA 等國家組織製作火箭效能雖高,但成本非常高,致使國家預算無法負荷,更無法將科技應用於商業服務。這促使民間火箭公司的成立,如美國馬斯克的 SpaceX、亞馬遜老闆貝佐斯的 BLUE ORIGIN、3D 列印火箭新創公司 Relativity、英國維京航空的 Virgin Galactic、紐西蘭的 Rocket Lab 等陸續成立。他預期未來十年內,建構 6G 網絡除了衛星研發製造之外,更需要有高效能、低成本的推進系統,才能滿足衛星發射、更替的需求。
 
現階段 TiSPACE 的火箭引擎系統不僅克服傳統上混合式引擎的效率弱點,更是達到 NASA 規範的第一級火箭推進系統(Class-I Rocket Propulsion System)等級,符合發射衛星入軌的技術需求,同時也是全球唯二的混合式發射火箭引擎系統,另一家則是專注於太空旅行的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但他們的混合式火箭引擎系統與 TiSPACE 由地面發射不同,是由空中發射。
 
TiSPACE 的首款火箭 HAPITHV 長 23 公尺,直徑 2.2 公尺,能將衛星發射到距離地面 600~700 公里的軌道上。陳彥升博士表示,初期 TiSPACE 將致力於微小型(<350kg)商用衛星的運載服務,可因應全球衛星客戶的客製要求,做出彈性、快速、精準入軌的服務。而其承載能力也含括了目前主要星鏈計劃中通訊衛星的載重範圍,未來也將規劃與全球的衛星網絡運營商成為密切合作的策略性夥伴。
 
近期 TiSPACE 將進行首次全箭系統驗證飛試,隨後也將執行國內太空中心委任之科學實驗次軌道發射服務。此外他們也在 11/11 與中央大學簽署 MOU,期望能結合中央大學在太空科學與太空工程研發能量,持續在太空產業的版圖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張起維副教授表示,與 TiSPACE 的合作主要以科學酬載為主,中央大學自行研發「先進電離層探測儀」、「GNSS 掩星儀」,將由 TiSPACE 的火箭發射入太空,進行科學任務與資料分析,研究地球高層大氣狀況。
原文轉載自【2019-11-13/科技新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