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 李宗祐/台北報導 以現代衛星科技詮釋,三百年前古書中的台北盆地,不是遼闊平原,而是片汪洋大湖!中央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利用衛星影像重現三百年前古籍《裨海紀遊》記載福建省府幕僚郁永河跨海渡台,再坐牛車沿著台灣西岸大縱走探採硫礦路線圖,古今對照呈現台灣過去三百多年的滄海桑田。 中央大學和中研院並把這項跨界合作成果,製作成建國百年衛星影像月曆,分送給教育及學術相關單位。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副教授張中白指出,這本月曆是研製團隊利用法國史巴特五號衛星在二○○九年一整年從太空軌道拍攝下傳的台灣地面影像,剪輯出沒有被雲遮住的部分套疊而成,製作時間長達半年。研製團隊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把《裨海紀遊》在三百年前對台灣各地地理景觀和風土民情的文字描述,從現代衛星影像找出正確位置呈現出來。 張中白表示,《裨海紀遊》是清朝福建省府幕僚郁永河撰寫記錄他在一六九七年奉命到台灣探採硫礦製作火藥,領軍從廈門搭船在台南安平登陸後,從四月七日坐「笨車」(二輪牛車)沿著台灣西岸大縱走,歷經十天終於抵達淡水、北投,在當地開採硫礦九個月期間的所見所聞。研製團隊根據他描述在什麼時間經過那些地方,利用衛星影像重現他在三百多年前的台灣西岸大縱走冒險歷程。 張中白指出,學術界對於透過《裨海紀遊》詮釋台灣三百多年的歷史文化,仍有諸多不同見解,這次透過衛星影像古今對照,讓許多問題找到更有科學根據的註解。例如郁永河從安平登陸後,為什麼捨近求遠、繞路北上?原來是三百多年前古台南因倒風內海形成潟湖,台南「佳里興」(現在的佳里)到「鐵線橋溪」之間多是不易通行的沼澤與溼地,地形阻隔讓郁永河不得不坐牛車繞道而行。 張中白表示,《裨海紀遊》記載,郁永河當年到達台北盆地時,看到的不是今日的遼闊平原,而是片汪洋大湖。同行的張大向他解釋,「台北大湖」原本並不存在,而是一六九四年發生大地震後形成的堰塞湖。研製團隊在百年衛星影像月曆中,特地根據《裨海紀遊》描述,利用衛星影像重建三百多年前「台北大湖」原貌,更讓人有滄海桑田的唏噓。原文轉載自【2010-12-14/中國時報/A8版/生活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