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中廣 – 2011年10月21日 下午8:02 (翁千惠報導) 呈現清代市井生活與文化的外銷畫在中國藝術史上評價不高,但漢學界的學者認為,如果不以藝術境界訴求為主,事實上外銷畫的寫實技法,提供了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研究團隊費時八年製作,清代外銷畫終於首次集結成冊出版。 外銷畫是十八到二十世紀,以中西合璧的畫技呈現中國風土人情的特殊繪畫,在清代惟一通商口岸廣州生產,中央大學教授王次澄解釋,外銷畫是外銷歐美的寫實繪畫,目前大部分由西方各國所收藏,今年七月問市的「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收錄大英博物館所珍藏從未面世的外銷畫748幅,相當珍貴,具有學術研究價值。 王次澄教授表示,儘管外銷畫藝術地位遠不及傳統水墨人文畫,但這種出口畫從中西文化交流與社會文化角度而言,是珍貴的圖畫文獻,提供研究清代民俗風情重要參考資料,是「美術史之外的『美術』,文字記載之外的『歷史』」。 王次澄教授表示,畫作內容充分呈現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及生活,如「廣州港和廣州府城畫」描繪珠江沿岸長達8、9公里的沿岸風景,包括建築、船舶及人物,真實呈現250年前廣州貿易口岸繁榮景象。 「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共收錄748幅外銷畫,分為八卷十五類,由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次澄、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吳芳思、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主任盧慶濱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宋家鈺等學者,歷時八年完成。原文轉載自【2011-10-21/中廣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