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新聞
為感念一代報人余紀忠先生對國家文化傳衍、人才培育之重視,中央大學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余紀忠講座」廿二日邀請到李歐梵院士和黃鍔院士兩位大師開講。從人文與和科學角度,解讀人類自工業革命以後所面臨的集體焦慮。李歐梵說,面對現實的挑戰,要有「積極的焦慮」才行;黃鍔院士則建議以永續發展來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文興則呼應兩位大師演講,提出「環保生態新倫理」之價值觀。 第三屆余紀忠講座,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李歐梵、中央大學國鼎講座教授黃鍔分別以「現代文學與音樂的兩個面貌」、「氣候變遷:一個非天然的災害」為題發表演講。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劉兆漢院士、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中視董事長林聖芬、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文興都出席這場學術饗宴。 李歐梵:積極的焦慮 面對時代挑戰 負責引言中文系康來新教授稱李歐梵院士為優秀的「中大之子」,父母均是中大南京時期音樂系畢業,分別主修小提琴和鋼琴,音樂世家薰陶下,使得李歐梵的現代文學研究有跨領域的大格局。
李歐梵說,今天看似平凡的一天,其實是廿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將結束。讓他不禁回想一百年前,1910年正逢古典音樂家馬勒逝世,當時的西方交響樂已發展到盡頭,反覆聆聽他的音樂,可感受到旋律之中潛藏的「焦慮感」。同年也是《戰爭與和平》作者托爾斯泰過世的一年,象徵歐洲寫實小說的終結。東方1911年正值辛亥革命,滿清政府被推翻,帝國價值傳統完全崩解。他所喜愛的小說《老殘遊記》其實已透露天下大亂的意涵。
「弔詭的是,當下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但一百年前,卻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李歐梵說,「但人類的焦慮感始終沒斷過,而且可能每況愈下」。因為廿一世紀人類所要面對的,恐怕不只有文化、大時代的問題,還要面對全球化競爭、全球氣候變遷等問題,誰都無法保證下一個十年會更好,他認為面對危機,要有「積極的焦慮感」才是。
黃鍔:環境永續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 黃鍔院士則以「氣候變遷:一個非天然的災害」為題發表演講。他首先破題,地震、乾旱、洪水與暴風雨都是「天然危害」,但人類的疏失或過失導致的財物損失與人員傷亡則是「非天然的災害」。去年全球許多地區天氣異常,有媒體形容有「小冰河」時期來臨;加上正負兩度C的推波助瀾,人類和物種好像面臨存亡界線,但他認為這些都很武斷,並不科學。
黃鍔院士以獨創的數據分析研究方法(簡稱HHT),發現地球每250萬年有一個大曲線波動,稱為「冰河期」,主要受地球軌道所影響。但從海洋最深層的氧18同位素紀錄,其實是人類現在處於有史以來最涼快的時期。他以《經濟學人》一段文字表示「煙塵無處不在,世界最高的山上亦不能倖免。它導致冰川融解,而非氣溫上升。」顯然有些是人類污染造成,並非氣候因素。他認為,人類對極端氣候了解太少,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焦慮。科學家追求的是真理,應讓更多的證據和數字說話。
但如何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他認為,環境永續是不二法門。如四分之一領土低於海平面的荷蘭,每年斥資10-20億歐元展開三角洲工程計畫,採取預防工程。同時人類也應學習如何「適應」,改變既有的生活方式,節能減碳愛地球;並加強造林、護林運動,愛護我們所居的地球。 王文興:建構「環保生態新倫理」
大師對談時,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文興呼應兩位院士專題演講,提出人與自然倡導「環保生態的新倫理」。他認為全球暖化與資源不足的人類面臨兩個大問題,適度的焦慮是必要的,但要學習如何「適應」。如改變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回歸人本自然,從個人習慣作改變,乃至國家政策推動。 講座圓滿告一段落後,與會人士步行至中央大學圖書館,為「李歐梵院士書架」進行啟用典禮,由中大校長蔣偉寧主持。圖書館展出李院士五十多本經典著作,期帶動校園人文思潮。
中央大學表示,余紀忠講座自從民國九十七年設置以來,每年固定邀請大師開講,包括第一屆諾貝爾得主楊振寧和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第二屆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院長、第三屆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教授等,以延續余紀忠先生追求卓越精神,提升校園學術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