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看見台灣》中布農族孩童在玉山頂上高歌,天籟美聲讓世界「聽見台灣」,布農族之「八部合音」為世界音樂之瑰寶,他們是最能適應山地生活的高山子民,中央大學為感念布農族在鹿林天文台草創時期對基礎建設之貢獻,特將2006年3月18日發現的268669號小行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CSBN)通過,正式命名為Bunun (布農),象徵天人合一、宇宙永恆!
「布農族小行星」是2006年3月18日由中央大學天文所楊庭彰與廣州中山大學葉泉志同學於鹿林天文台所共同發現,國際永久編號268669,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布農高山子民 「八部合音」聞名於世 為慶祝布農族小行星的發現與命名,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國立中央大學於十二月四日共同舉辦布農族小行星頒贈儀式。南投縣久美國小以「踢出希望、踏上未來」作開場表演,天真無邪的孩童穿著傳統服飾,傳唱著布農族的天籟美聲,以及精彩的踢踏舞表演扣人心弦;人和國小則以話劇演出,訴說一個布農婦女被敵人擄走的傳說,地上做的樹枝記號被土石流沖走,最後靠著天上星星的指引,才順利找到回家的路。 南投代理縣長陳志清說,目前布農族人口約有五萬餘人,主要分佈在南投縣的信義鄉、仁愛鄉。布農族祭儀中所唱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為世界音樂之瑰寶。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游登良處長說,「觀星」是環境教育重要的一環,很高興因為布農族小行星的命名,賦予星星新生命,與人更加接近。
鹿林天文台草創期 賴於布農族勇士協助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強調,玉山國家公園為台灣天文研究發展的搖籃,其海拔高、緯度低、接近赤道,空氣清新無污染,非常適合天文觀測。中央大學經過長期間選址,於民國78年開始籌設鹿林天文台,海拔2,862公尺的鹿林前山,沒水、沒電更沒有路,多虧布農族勇士一步一腳印將鐵皮、建材等揹上山,打下重要的建設基礎,如今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天文觀測據點。因此將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Bunun (布農),以表達飲水思源,感念之意。
中央大學天文所所長高仲明表示,鹿林天文台的觀測工作,主要應用小型望遠鏡和台灣觀測條件的優勢。目前一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已有許多豐碩的研究成果,屢次登上國際頂尖期刊《Nature》、《Science》;未來將籌設兩米望遠鏡計畫,進行更前瞻、遠大的天文研究。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中央大學天文所葉永烜教授指出,中央大學長期深耕環境教育,希望啟發下一代科學興趣。最近《看見台灣》獲得廣大回響,布農族孩童在玉山頂上高歌,讓世界不僅看見台灣,更聽見台灣,如今布農族小行星能躍上天際,永垂不朽,更加相得益彰。
鹿林天文台站長林宏欽也分享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廿年前鹿林天文台草創時期,他因為臨時身體不適,山上沒有任何醫療設備,多虧布農族勇士將他緊急揹下山,才得以醫治,讓他一直感念在心。他也感謝布農族為鹿林天文台奠定重要基礎建設,讓台灣的天文研究得以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