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臺灣早期以農立國,灌溉水圳遍布全臺,見證臺灣農業經濟榮景,但隨著時代變遷,水圳多已消逝匿跡,且逐漸為人們疏離遺忘。國立中央大學和中央研究院合作的2013年衛星影像月曆,以「寶島水圳映今昔」為主題,將人文與科技作精緻結合,尋找百年前所留下的重要印記,探索先民的治水智慧,賦予重要的教育意涵。
這是中央大學與中研院第三度攜手合作,整合將人文歷史、地理資訊系統、衛星遙測影像技術。前兩年以「人」走的路線為主,包括郁永河《裨海紀遊》三百年前台灣行腳,「古徑.越境」先民開路的智慧;今年延伸到「水」走的路線,透過先民所建構宛若微血管的水圳系統滋養大地,感受寶島台灣這塊土地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桃園縣「千塘之鄉」 百年之微妙景觀變化
桃園縣為何被稱為「千塘之鄉」?從衛星看家園,答案便可揭曉。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張中白教授說,桃園臺地原屬古大漢溪沖積扇的一部分,由於地殼抬昇主要水系北遷匯入台北盆地,此處僅殘留數條短淺溪流,且遇旱則枯不具灌溉能力。先民順應地理環境,在田地高處開築埤塘,接蓄雨水做為農業及民生所需,方才形成桃園臺地埤塘遍布的特殊景觀。
埤塘是為了農業灌溉,或是生活所需而挖掘出來的。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1916年興築桃園大圳,透過水圳的開築,串連原有埤塘,形成綿密的灌溉網絡,大大提昇了農業產值,由於水圳管理納入國家體制,未與水圳串連而面積較小的埤塘則被填平,於是數以千計的私有埤塘逐步被改造成數百個公有埤塘。
1964年石門水庫和石門大圳完工後,桃園臺地的供水進一步穩定,埤塘蓄水調節供灌的功能逐漸退化,再加上都市化的影響,埤塘因都市計畫而變更為建地,興建社區、公園、學校或是政府機關用地,古今相對照,可發現埤塘已大量消失,未若百年前星羅棋布的景象。
彰化地區「八堡圳」 「笱」為堰堤的導水技術 灌溉彰化地區的八堡圳,係八個「堡」範圍之農田(「堡」為當時行政區域名稱,略同現在的鄉鎮)而得名。先民以「笱」為堰堤的導水技術,是臺灣堰堤築法之始。
所謂「笱」之導水技術,乃用籐或竹編製成壩籠,形狀如「倒筍」,裝置於河中,一個接一個連結成圍,攔堵水流導入圳內。壩籠之裝置,必須由熟諳水性且熟練之專業工人下水,再以石塊填實。此種方法原始但合乎水理,在當時台灣普遍被採用,是先民治水的重要技術。
八堡圳開通後,不僅許多旱地水田化,更帶動人口聚落的繁衍。巡水路、修圳、埤甲等各種社會組織,皆因水圳而衍生,構成獨特的地域文化。
米倉之鄉 嘉南大圳的「等位」灌溉系統 有別於桃園大圳為政府開設,嘉南大圳因為建築經費龐大,臺灣總督府乃採官民共同開發模式。全部工程由日本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監造,自1920年開築,歷時10年才完工,是當時亞洲最大的一個人為灌溉設施。
張中白教授指出,嘉南大圳水源引自曾文溪和濁水溪,水圳分布狀似一個「灑水系統」,即自高地引水「等位」之後,再進行綿密的給水,讓大圳主幹線以西的區域超過一半的旱地轉為水田,沿海低濕、高鹽度、砂地的土壤也因水利灌溉而獲得改善,平原內農作產量大幅增加,成為台灣的米倉之鄉。
水資源之保育 重探人與自然關係 臺灣由於特殊的地形、氣候、水文等因素,水資源在全臺時空分布上極不均勻,各種人為的水利設施乃應運而生。政府早年推動「以農養工」的經建政策,透過埤圳傳送的水資源,提供工業化與都市化的條件。然而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發展,反過來促成農工用水的競爭,水圳污染等環境問題,疏離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因此為傳統水圳把脈,活化水圳固有的文化生態價值,是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2013年衛星影像月曆可於全省敦煌書局門市和三民書局(復北門市和重慶門市)選購。每份定價410元,團體訂購另有優惠。敦煌書局客服專線:(02)8792-5024、0800-03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