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報導

最新消息

讓最重要的精神被看見─衛友賢談人文的實際關鍵

中大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衛友賢青年學子們分享人文素養的養成。胡順凱攝

中大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衛友賢青年學子們分享人文素養的養成。胡順凱攝

中央大學一直以來深耕人文藝術教育,百年校慶系列活動「中大名師講座」於5月29日特別邀請到中大首任外籍文學院院長衛友賢教授於中大壢中演講,以「人文的實際關鍵與未來的突破」為題,與青年學子們分享人文素養的養成。

See something different

專攻語言學的衛友賢,對於文字與聲音如何讓人類產生圖像之想像十分感興趣。自小在追求完美的祖母膝下長大,養成衛友賢嚴謹的價值觀;而因夢想努力在森林中打造出專屬木屋的外祖父,也造就他勇於逐夢的個性。

關於夢想,衛友賢提出了科技巨擘賈伯斯的言論:「蘋果的DNA,單是只有科技是不夠的;是科技與人文科學的結合,產生了讓我們心醉的成果。」而人文科學的精神是什麼?衛友賢表示:「人文科學,讓人看見不同(Liberal Arts sees something different.)。」人文科學的教育並非著重於養成一株株收穫豐沃的果樹,而是培育出肥沃的土壤。無論是哪一個學門,都該根植於人文科學的精神─唯有堅持良好的本質,才能產出真正深耕而豐厚的成果。

「What you know」vs「How you think」

「若只是把知識當成區塊性,那是不夠的。」只是「知道」知識是遠遠不足的,關鍵在於「思考」─唯有透過自我思考,方能應用知識。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永遠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唯有想像力,才能突破現有的知識框架。因此衛友賢提出了「What you know」與「How you think」,提醒聽講者,人文科學的精神正是立基於此。所有偉大的科學立論都是建立在想像力所引導的突破思考(How you think)。若無這些大膽的想像力,科學不可能真正向前邁進。
Moons or Suns

近年來生活上不可或缺的Google搜尋引擎,解決了當時網路資料雜亂無章的問題。Google突破了網頁排序的窠臼,讓世人從此邁向更便利的時代。此突破性的創造,因應了「人」真正的需求─這就是建基於人文精神的思考。大家都知道網際網路靠著「超連結」連上網頁,但是Google公司的產品總監兼執行長Larry Page卻看出超連結不只是一個HTML代碼。超連結是由人創造,於人類而言亦有其他的意義。他們的突破暗喻了一個超連結就是一「票」。透過這個暗喻,他們能透過計票排序網頁。靠著了解人們如何思考,他們永遠地改變了網際網路。

衛友賢亦舉了Moon和Sun為例,Sun能夠發光發熱並自我覺察,而Moon則能反射光源。要成為哪一類型,沒有對錯,端看個人的抉擇。衛友賢提出人文科學精神對培育Suns的重要性,替人文科學的實踐,許下一個期許突破的未來。

(文/校園記者林育筠)

中大新聞:http://www.ncu.edu.tw/campus/article/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