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中研院今(1日)宣布4名教授獲選為首屆「中研學者」,獲選者最高可獲得每年800萬研究補助。據院方說法,主因是想招攬更多中生代研究學者。究竟,這個新頭銜與現有的中研院研究員差別又在那?是否也說明往後在台灣做學術研究,有更多資源?
以後在台灣做學術研究,多了一個鼓勵優秀年輕學者的計畫可參加。
包括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郭力維、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陳國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許翺麟,及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黃貞穎等4位學者,在1日均獲選中央研究院(以下稱中研院)首屆「中研學者」殊榮。
究竟,中研院去年首次提出的「中研學者」計畫,計畫主要目的是什麼?這個全新頭銜「中研學者」具備什麼樣的學術研究地位?是否為準中研院準研究員舖路?功能位階上與現有的中研院院士又有什麼不同?
每年800萬元研究補助榮登學術研究聖殿
什麼是中研學者?根據中研院規劃的「中研學者」計畫,該計畫鎖定國內大學、年齡在55歲以下、大學副研究員或副教授以上專任學者、具原創性之研究、有條件限制(執行國科會個人型大型研究計畫,且與本計畫執行期間重疊超過3個月者不得申請),採推薦方式由所屬學校向中研院提出申請,一校最多3名。個人型研究計畫範疇包括數理科學、生命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以5年為期限,獲選者最高可以獲得每年800萬元、每期5年合計4000萬元的研究補助經費;計畫最多2次5年期,共10年。
中央研究院學術及儀器事務處簡玫秀說明,此計畫有2大目的:
第一、與國內大學建立深化合作關係。獲選者以合聘方式給予「中研學者」頭銜,今年預定名額最多6位,最終遴選出4位。另外,工研院也由本年度「深耕研究計畫」中遴選3名學者,成為中研學者。
第二、要鼓勵中生代的研究人員。明年度此計畫各校推薦申請人數將增至5人,持續擴大研究量能。
對於年輕及資深的研究人員,有現行的「深耕計畫」,所以才特別針對中生代研究人員提出此方案。
簡單來說,中研學者是一個研究補助計畫,相較於大眾耳熟能詳的中研院院士,院士則是一個榮譽稱號,是屬於終身職的身份。換言之,中研學者的學術研究位階,與研究員比較接近。
最終目標仍在從善盡社會責任角度出發,解決科學和社會的重大問題,提升我國整體學術研究水準。
21所大學推薦42件計畫,鼓勵中生代研究人員
為了推動「中研學者」,2023年初時,中研院院長廖俊智4次邀集各大專院校校長進行研商與意見交流會。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執行秘書邱繼輝表示,第一屆的中研學者一共有21所大學推薦,其校內各領域共42件計畫。 最後獲選的計畫分別如下:
郭力維獲選計畫是「實驗地震滑移之斷層泥摩擦特性」,中研院認為,計畫以試圖模擬地震斷層及地熱地體構造的狀況,研究斷層泥產生的地震滑動與摩擦演變,進而了解地震破裂、地熱應用,以及淺部火山地體構造相關的物理化學作用獲得遴選肯定。
陳國璋以「多體問題的奇異點分析與變分方法」,主要研究最小作用力解的各種定性和定量性質,期望在限制N體問題、缺乏對稱的N體系統,以及更廣泛的動力系統奇異點分析做出實質貢獻,獲得中研院遴選肯定。
許翺麟的「解析長壽基因型動物中發生『跨世代表現型復辟』現象之表觀遺傳機制」計畫,預計透過全基因組 6mA 定序(NT-Seq)和全動物單細胞核 RNA 定序,剖析線蟲「跨世代表現型復辟」現象及抗衰老表觀標記之分子機制,獲得肯定。
黃貞穎則以「感知與偏好的生物基礎」,預計透過設計行為實驗研究果蠅的時間偏好,並利用人體生物資料庫或進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找出與偏好相關的基因,將數據與影像結合,提供基因影響偏好機制的進㇐步見解,同樣獲得遴選肯定。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對於「中研學者」計畫給予高度肯定,他認為,這對於培育有潛力的中生代學者,透過長期資助有原創性的研究計畫方式進行,就是一種很大的肯定,中研學者的頭銜,對計畫主持人來說,就是一個重要的鼓勵。
【本文轉載自2024-04-01/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