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文:邱宇弘

說到「魯蛇」,你會想到什麼? 根據PTT鄉民百科的定義,魯蛇即英文「loser」(失敗者)的諧音,核心精神在「魯」字上,有當作自稱的「本魯」、「小魯」,當作動詞的「脫魯」,與當作形容詞的「很魯」等延伸用法,許多關心台灣年輕世代的人常認定此種自嘲式的「魯蛇文化」是源自於社會結構對年輕人的壓迫,導致他們對於未來感到徬徨無助所造成。諸如高工時低工資的勞動環境、日益高漲無法負擔的房價等社會現象,為此訴求社會必須正視並改善這些問題。 除此之外,網路上也不時會出現許多教你如何「擺脫魯蛇」的文章,諸如〈7 張圖讓你秒懂人生勝利組與魯蛇的差別〉、〈7種自我感覺良好,害你變職場「魯蛇」〉。在主流媒體的論述下,「魯蛇」似乎象徵著一種被動與弱勢的形象,但根據筆者身為大學在校生的觀察,流行於中央大學校園中的「魯蛇文化」其實與主流媒體上呈現的樣貌有不小的落差,願以此文將大學「魯蛇文化」中具主動性、獨特性與創造性的意涵呈現出來,描繪出較為符合大學生文化脈絡的輪廓,更藉此反思主流社會是否過於依賴網路來理解年輕世代的想法與作為。   (此文主要觀察對象為中央大學2014年入學之資管系學生於大一大二期間的交流互動,不必然符合中央大學其他科系乃至其他大學的狀況) 釐清脈絡 要想探究大學生為何會自稱「魯蛇」,我們首先必須了解「魯蛇」一詞並不能代表發話者自身客觀的事實或狀態(例如:年齡、身材、收入、成績),旁觀者僅能試著從情境當中去揣測發話者當時的心態與用意,就如同我們無法單從「恁爸」或「恁祖媽」中判斷發話者的實際年齡和輩分,八歲男童和十歲女童在爭吵時亦可能分別以此自稱,我們僅能從情境中推測雙方當時應是處於劍拔弩張的緊張氛圍之中。先釐清這一點才不會陷入「他一點都不魯怎麼可以自稱魯蛇」的錯誤認知中。 向內凝聚 從高中進入大學,同儕之間面臨更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並不來自於單純的客觀條件,而是在擺脫了高中的齊頭式目標之後,個人擁有較高程度「適性發展」的自由而產生的差異,因此如何在高歧異度的群體中獲得成員間普遍的認同就顯得十分具有挑戰性,而「魯蛇」在此展現了絕佳的創造性,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現象並不僅發生在個人嘗試融入一個群體的時候,亦會發生在事後強化並延續此種群體意識的過程當中。 情境A:某科系期初茶會上,大家輪流上台自我介紹,某:「我平常除了打電動和聽歌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興趣耶!其實真的蠻魯的!」接著很有自信地露出一抹燦爛的微笑。 《當教授變成學生》一書中所呈現的是2002-03年間美國某公立大學的學生生活,「重當」大學新鮮人的人類學教授就在上課的過程中觀察到:「學生對同學在教室內的行為,特別在乎一件事:『均等』。意思就是自己要與大家一樣,『我』是群體的『我們』之一,不要顯得突出。」這種「避免顯得突出」可由消極的方式亦可由積極的方式展現,前者如避免上課時主動舉手發言,後者則如情境A中一般,主動承認自己就是個「魯蛇」,這個舉動可說是兩全其美,一來讓人覺得你很有自信、落落大方,二來也因為「魯蛇」就意味著「平凡、不突出」,因此讓人留下親切、好接近的印象,自然容易融入群體當中。 情境B:雙十一光棍節當日,Facebook動態上出現一張紙條的照片,上面的內容是「32X寢,明年此時此刻還沒脫魯的人請其他人吃饗X天X,絕不食言」,紙條的後半部分則附上當天的日期和寢室中四個人的簽名。 這是宿舍生活中不時會出現的現象,這張紙條最重要的意義不在於那四個人在一年過後是否真的順利結交到了男女朋友,而是透過「脫魯」來強化當下四個人作為同寢室友的群體認同,而在事後的一年內大家也可以不斷地以「欸欸欸聽說那個誰脫魯了耶你們知道嗎?」「你跟那個誰是不是早就在一起了還故意不跟我們說?這樣欺騙好嗎?」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來增強並延續彼此之間的情感和認同。 向外發散 高中時期我們重要的任務便是達到「優良學生」的最高標準,因此必須努力往群體當中符合最高標準的「核心」前進,這種「優良學生」的標準到了大學階段,雖然定義變得模糊且約束力下降許多,但無可否認地依舊存在,比如「大學必修三學分:學業、社團、愛情」即是主流社會對於大學之「優良學生」的標準,對於踏上「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又往何去?」此追求主體性的旅程的大學生而言,「魯蛇」在此展現了絕佳的主動性來應對。 情境C:兩個同科系同寢室的室友在房內對話,「欸系學會那裡你只去一次就不去了唷?學長姊說今天有很重要的活動耶!」「沒關係你去就好我等等有自己的事要處理」「去一下又不會怎樣就當交朋友呀!」「啊我就魯就系邊咩不要理我啦!」 情境D:兩個同社團的人買完宵夜後邊走邊對話,「所以你之前那個分了之後還有新的嗎?」「沒有呀就一直魯到現在,啊你勒?」「我從高二後就魯到現在了耶哈哈」「啊沒差啦魯也有魯的好」⋯⋯。 大學生對於校園內學生組織的參與或是對於培養一段固定親密關係的心態都隨著社會變遷而不斷變化,這裡頭牽涉到太多錯縱複雜的因素因而無法在有限的篇幅內呈現,此處要展示的重點在於當大學生再次面臨主流社會所制定之「優良學生」的標準時,眾人會依據自身的價值觀作出不同的選擇(不論是主動或被動),而與其費心去辯解自己為何沒有符合標準,倒不如稱自己「魯」來簡化一切,彼此之間也能保有相當程度的隱私而不覺得冒犯,此處的「魯蛇」並非作為現實壓迫之下被動的哀嘆,而是巧妙地在主流標準之外尋求新的可能,進而建構自身的主體性。 「魯蛇」的「去穩定」──熟悉的陌生世界 關於「魯蛇」,我們可藉由上述實際發生在中央大學內的現象與Facebook、PTT、dcard、報章雜誌、電視節目等各處呈現的樣貌進行交互比對(不妨也與您一開始記下的樣貌作比對),不難發現彼此間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差異。主流社會中往往將「網路世代」與「年輕世代」畫上等號,我們更不時可見媒體上的「網路生態觀察專家」在對時下的年輕人進行「分析評論」,甚至年輕世代自身亦常藉由「網路觀察」來理解自己,但這往往將自己引入了去脈絡化的思考當中。 《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一書中關於「去穩定」的部分提到: 「人類學的現代任務不僅是呈現異文化中的脈絡觀點,而是同時地去除了我們自身文化價值的穩定性(destabilization)。」 「是故,當前人類學面臨一系列有關『去穩定』的文化處境和知識氛圍:…主體的混雜身分和混淆認同,或是網路傳播之下『熟悉的陌生世界』等。這些圍繞於我們周遭的研究題材都具備一項相似的特質:所有的主題都以一種流動、不恆定的姿態,表達當前持續改變的『不確定性』。」 也許在您閱讀這篇文章的此時此刻,中央大學內已沒有任何學生在相同的情境下使用「魯蛇」一詞,因此我們必須理解到,當我們嘗試去「追求真相」的同時,不但「我們」正在改變,「真相」亦在改變,而這改變會隨著科技的發展令人難以捉摸,如此「脆弱、流動、不確定、不穩定」的世界,才是身處在網路時代下的我們所面臨的真實世界。 原文轉載自【2017-10-06/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