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母語」影響 客家研究漸興起

中大新聞

2008/12/31 客家電視台
【劉俊志 黃訓湧綜合】

 20年前還我母語運動之後,客家漸漸受到注意,近年來更有許多客家相關系所、學院、研究所等相繼成立,還有相當多的年輕文史工作者,也在地方深耕經營,讓客家逐漸成為顯學。

 義民節神豬獻祭,客家的傳統夥房,還有客家的傳統美食,這些都是台灣多元族群裡,客家身影,被其他族群建構出來的意象,不過在學術領域上,隨著族群自我意識的抬頭,客家研究也成了台灣社會科學中,新興的研究領域。

 自2003年起,客家學院及相關系所相繼成立,像是中央大學、交通大學、苗栗聯合大學等,都設有客家研究學院,而高雄師範大學、美和技術學院以及新竹教育大學,甚至台灣大學等,也都設置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一時間客家學似乎成了顯學,但很多人都有著相同的疑問,就是客家除了傳統文化之外,有這麼多東西可以研究嗎。

 聯合大學客家學院教授范瑞玲表示,現在研究而言,是要將客家話帶到全世界這方向去做,不是做一小塊一小塊而已,由於以前的人比較喜歡做鄉土的東西,不過現在學術要做的東西比較全面性,開放性比較多。

 所有的資源,就是要讓客家走向國際,研究的方向也更多元,像這介紹客家傳統戲曲的課程,用學術的角度,來解析場景中的每一個人物、時代背景,雖然都是緊緊扣住了客家元素來探討,但也讓人質疑,所有客家研究,只能向後找題材,而不能向前看未來。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教授江明修表示,別人如何看客家,要看哪些,除了唱大戲,三腳採茶戲這些以外,別人要認識客家,這是現代的地方,這是一個對客家形象,建立很好的地方,假如我們客家鄉親,客委會沒有正確的認識,是用別的角度,來看客家學院的話,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不光是學術上的客家,積極的要將客家推上國際舞台,地方上的文史工作者,近年來對於客家聚落,及文史資料保存上的努力,不僅讓人看到了客家聚落之美,更成了研究上的最佳資料庫。

 35歲的馮天蔚,原本學的就是建築,不過自從迷上了,自己家鄉的傳統建築後,便一頭栽進了客家的文史工作行列,這一做就是12年,對他而言常民在地文化,才是客家研究的重點。

 大學校園裡,有南部客也有北部客,有人講大埔腔,也有人講海陸腔,對於這些離開客家庄,又不是就讀客家,相關系所的學子而言,台大客家社成了唯一,能解作客他鄉之愁的聚會場所,親切耳熟的問候,彷彿讓人回到了家裡一樣,但在大學密度最高的台北縣市中文化、政大、北醫、師大等學校,都曾經設有客家社團,但是如今這些客家社團,一個個倒社,只剩下台灣大學的客家社,顯示了校園客家社團,存續面臨重大危機。

 台大客家社社員賴佩暄表示,因為現在就是,很多學生自己是客家人,不過自己沒有很強烈的客家意識,因為客家人,尤其在台北這地方,已經變成是一個隱性族群,所以他覺得是客家人,但是又會覺得說,我是客家人,我幹嘛要繼續參加客家社,他覺得客家人,參加客家社好像還滿無聊的。

 學生客家社團的沒落,也反映了現今客家青年,對於客家事務投入的程度,從這些一本本的研究論文,就看得出客家研究,在學術殿堂上有了一席之地,客家的未來,會不會只成為學術上的名詞,客家學院年輕學子,又會把客家帶到哪裡。我覺得很重要的是,可能要端視老師的力量,加上我們未來,我們在學術上的力量,一起讓客家這個東西,這個學術再度崛起。

原文轉載自【2008-12-27/客家電視台】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