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何榮幸、黃哲斌專題報導】 這個人,不當記者跑去當搬家工人,以網路為基地,繼續做個關懷土地、向自己負責的公民記者。他的報導擊敗眾多主流媒體,入圍了重要新聞獎項。他的行動間接感動了侯孝賢,讓大導演當眾落髮為三鶯部落原住民請命。他的名字是江一豪。 六十八年次,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正職是搬家工人,其他時間是「苦勞網」無給職特約記者、「生活,就是抗爭」部落格版主、三鶯部落自救會顧問。 江一豪念高中時,曾因周遭發生強凌弱事件,心生不平而隱約產生階級意識。退伍前幾個月聽了工運領袖鄭村棋和簡錫(土皆)的辯論,以及看了羅興階拍攝的《往事只能回味》關廠抗爭記錄片,心中開始出現「應該為工人做點事」的呼喊。 「當時我認為記者是最快的改革方式」,於是,江一豪在二○○三年進入話題雜誌社任職,但他心中的社運改革意識愈來愈強,二○○ 五年遂到著名社運媒體苦勞網當半薪記者。 辭掉記者工作 只為自由寫稿 「南韓農民到香港WTO會場抗爭的場景讓我很震撼,後來採訪東菱電子關廠事件時,我更清楚感受到採訪者的侷限,覺得不滿足」,為了不再受限於記者身分,他索性透過一○四人力銀行找到康福搬家公司,頂著大學學歷一方面體驗勞動人生、一方面繼續為苦勞網撰寫報導。 二○○七年江一豪進入蘋果日報,但他與主流媒體的思維明顯格格不入,「報社要我採訪楊祖珺,我想請她談楊儒門,主管卻說她談林正杰讀者才有興趣」,因此,他告別前後三年多的記者生涯,專職搬家工人。 社會叢林法則 看盡階級剝削 電影《超人》裡的克拉克,白天是報社記者,晚上是忙著飛來飛去、打擊罪惡的超級英雄。江一豪剛好相反,白天他扛著七、八十公斤的鋼琴上下樓梯,在擁擠市街裡閃躲來車,晚上或假日則變身公民記者,帶著相機、筆記型電腦,追求他的社會正義。 透過體力付出,江一豪每月掙得三萬左右的血汗錢,換來主動採訪、無償發表的報導自由。他每個月至少提供兩篇社運報導給苦勞網,對於搬家工作本身,他也在部落格上接連寫出三篇精彩筆記。 進入搬家這一行,他同樣看見無所不在的剝削:「在『靠行制度』下,搬家公司在價格調整、拆帳比例、排班方式,以及人事管理等種種『遊戲規則』的制訂上擁有絕對的主導權。大多數的搬家工人即使自己擁有車輛、搬運工具,但仍只能在公司所提供的『叢林法則』裡,參加『適者生存』的競賽。」 於是,他和幾位師傅自己出來跑單幫,希望能夠落實對於「勞動合作社」的想像。 去年二月底,江一豪首度採訪台北縣三鶯部落遭到縣府強制拆遷時,心中強烈興起「這些弱勢者最需要的不是記者,他們需要的是組織、抗爭」,就這樣一腳踩進三鶯部落自救會行動。 聲援三鶯部落 侯導自願落髮 為了喚起社會注意,他在去年十一月十二日率先落髮,但那一天碰到前總統陳水扁被收押,他和部落居民集體落髮的媒體效果很差,直到後來侯孝賢挺身落髮,三鶯部落拆遷行動才告暫停。 「侯導是自發加入聲援行列,我們在評估效果時,我說只開記者會沒用,除非你(指侯孝賢)也落髮,沒想到過了幾分鐘,侯導竟然開口說:你們明天(落髮)算我一份。」江一豪對侯孝賢非常敬佩,但忍不住感到悲哀,「是什麼樣的社會情境,逼得侯導非得落髮才能引起關注?」 關懷人與土地 繼續擴大抵抗 江一豪以公民記者視野進行的「人與土地的故事」系列報導,去年底獲得第七屆卓越新聞獎入圍肯定,「如果得獎,我會把一半獎金捐給三鶯,另一半支撐兩個月不工作,去幫三鶯做事;但沒得獎也好,因為三鶯居民必須自己抗爭,他們還是得靠自己」。 「我總是認真聽,但寫得慢,這樣故事才會進入我的身體裡面。」看似「孤鳥」的他,沒有任何偶像、典範,靠自己一路摸索到現在,難怪心智年齡遠超過六年級後段班的涉世未深。 「能有機會當個專業的媒體工作者,當然很好,也很不簡單;但如果像我沒有機會,也覺得那樣不夠,那麼只好想辦法,繼續試探媒體的界限、繼續擴大抵抗的可能。」這是江一豪對於迄今公民記者經驗所下的註腳,也是他的生命情懷與心境寫照。 -----------------------------------------------------------------------------------《新聞辭典》公民記者【黃哲斌整理】 「公民記者citizen journalist」的概念源自於美國公共新聞學,原意是敦促主流媒體關注公民議題、社區事務,由於網路的興起,讓許多不具專業背景的書寫者,也能採訪、報導、評論自己關心的事物。 根據美國學者波曼與威利斯的定義,公民新聞意指「一名或一群公民的行動,在蒐集、報導、分析、散布新聞與資訊上,扮演活躍的角色。此一參與的目的是提供民主社會一種獨立、可靠、精確、廣泛、適切的資訊。」至於這些參與報導的公民,就稱之為公民記者。 與主流媒體記者標榜客觀中立不同,公民記者強調參與、行動。至於公民記者與一般部落客的差異,前者以公民利益為出發點,小自社區、大至社會群體,作為關心報導對象。公民記者發表平台可能是部落格、獨立媒體,也可能透過主流媒體發聲。 -----------------------------------------------------------------------------------《公民RSS》不一樣的記者 顛覆主流【黃哲斌、何榮幸專題報導】 公民新聞浪潮席捲全球,放眼台灣及國外,哪裡可以看見公民記者 的蹤跡? ●國外公民新聞網站:OhmyNews等 國外近年出現不少以公民記者為號召的新聞網站,除國內較知名的南韓OhmyNews,還有CNN的iReport、雅虎的You Witness News,以及加拿大的Now Public、法國的Rue89等。 ●美國部落客葛拉夫: 早在二○○五年,美國白宮發出第一張採訪證給部落客:華府的政治部落客葛拉夫(Graff)。葛拉夫在部落格裡提到,他在白宮記者室最常被問到三個問題:什麼是部落格?你為什麼穿短褲?你確定自己是清醒的嗎? ●巴士外Off the Bus: 美國影響力龐大的網路媒體《赫芬頓郵報》,去年在大選期間,組織一支名為「巴士外」平民採訪大軍。他們將歐巴馬橫跨十幾州的拉票過程,切分給上百名公民記者,每人每天花上一個小時,接力完成報導。最知名案例是,一名公民記者佛勒爾混進歐巴馬在舊金山的閉門募款晚會,當場目擊並錄下歐巴馬批評「賓州鄉下人」的敏感談話,引發軒然大波。 ●台灣公民新聞網站PeoPo: 公共電視的公民新聞網站PeoPo,是台灣最積極培養公民記者的媒體,該站目前約有兩千三百名公民記者,每月產出一千到一千五百則影音新聞。該站有許多認真的平民記者,例如動作略為不便的彩券商 sadapeopo,他以一台二手DV,記錄台南善化的牛墟、屠宰場及老街,不到一年就累積近兩百則報導,他為去年連續秋颱所作的追蹤報導,則讓他獲得PeoPo公民新聞獎。 ●中國公民記者周曙光: 被德國之聲譽為「中國公民記者第一人」的周曙光,屬於台灣人口中的「七年級生」,他因一篇諷刺百度網站審查制度的文章,部落格一夕爆紅;前年他以個人媒體身分,隻身採訪重慶釘子戶事件、貴州燒警局的騷亂事件,突破一向保守封鎖的中國媒體尺度,獲得更大矚目;此外,他以Twitter即時報導廈門市民的反PX示威,成為國內外媒體的重要資訊管道。雖然周曙光某些作風遭受質疑,但他確實發揮公民記者的機動力及滲透力。原文轉載自【2009-01-24/中國時報/A6版/我的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