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蕭新煌/總統府資政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周錦宏/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從一九九二年台灣國會全面改選以來,每逢選舉,客家選區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客家政治研究仍有若干迷思和誤解。最近,我們三人合著的新書《三分天下:台灣客家族群政治的轉型》試圖挑戰這些論述。我們認為三次政黨輪替之後,客家選民已經出現政治重組,政治傾向走向「三分天下」。除了泛藍派系仍然控制苗栗、花蓮,屏東偏向綠營之外,主流客家選民則是藍綠兩黨競爭和力爭的中間選民。此外,隨著客家族群已充分融入台灣認同,其整體政治傾向預期會漸漸由藍轉綠。
一、客家選區的民主轉型
民主理論認為,選舉的核心現象就是統治權力的不確定性,多個政黨或候選人在選舉制度下彼此競爭,競相提出政見並面對下台風險。選民獲得更多的政治承諾與公共財的供給、或懲罰貪腐的政客。相反地,統治者靠一黨專政、宗族血統或個人忠誠來延續政權,甚至終身執政,則是獨裁體制的特徵。因此,民主化理論用兩次和平政黨輪替來做為民主鞏固的標準。
若將這個標準套用到台灣地方選舉史,雖然中央政府已經三次政黨輪替,泛藍仍在不少縣市長期執政。根據我們的計算,從一九八○年代以來,台灣本島的花蓮縣、台東縣與苗栗縣,從未選出過泛綠縣市長。這些選區與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或有重疊,因而就造成了對客家族群「偏藍」的「刻板印象」。相反地,黨外或民進黨執政時間較長的屏東縣和宜蘭縣等,則卻都出現過兩次以上的政黨輪替。
二、民主轉型與客家選民的「刻板印象」
為何泛藍陣營的領導人,可以在地方上長期執政而未能輪替?若林正丈與吳乃德的研究都曾指出,國民黨的威權政體透過黨國體制及地方派系交換利益,以控制地方選舉結果。蕭新煌等人也認為國民黨運用壟斷性產業的特許證照,分配經濟利益給地方派系,此種恩庇關係就是讓地方派系效忠的關鍵機制。
簡言之,台灣的民主轉型,就是由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結盟的威權政體,步步轉型為現代政黨競爭的民主政體,台灣認同已逐漸成為主流。然而過去的選舉研究,仍然對客家選民製造了一些刻板印象。首先,客家民眾平均比較偏好國民黨或泛藍陣營。此外,劉嘉薇針對客家選民的調查顯示,與全國選情類似,客家選民也出現「北藍南綠」的分化版圖。我們的《三分天下》一書則在「北藍南綠」之外結合民主理論,提出了「政黨競爭」、「派系主導」與「轉型客家」三種關鍵政治模式的相互作用動態。
三、客家選民三分天下:政黨與派系的辯證
《三分天下》第一類的「政黨競爭」模式以屏東縣為代表。屏東縣自一九九七年起均由民進黨執政,縣長主要還是為閩南籍,客家籍縣長有兩位,邱連輝只擔任一屆,吳應文則是代理縣長一年多。屏東縣的台灣認同強,而且客家選民比閩南選民還綠,這已顛覆一般認為客家選民偏藍的迷思。
第二個客家政治模式是「派系主導」類型,以苗栗縣和花蓮縣為代表。這兩個縣工商業較不發達,缺乏就業機會,導致人口外流和超高齡化。傳統宗親組織與地方派系頭人的個人恩庇關係強,即使政治人物脫黨參選,在泛藍黨派或無黨籍之間遊走,也能獲得選民支持,地方派系恩庇關係真的大過對黨的認同,所以我們稱之為「派系主導」。
第三個模式是「轉型客家」,包括高雄、台中與桃園三個直轄市,以及晚近人口激增且工業化的新竹縣市。「轉型客家」區域的政治特性,是從傳統宗親、派系政治逐步轉型為政黨政治。隨著都會發展與年輕世代移入,選民結構與政治態度產生明顯變化,中間選民增加,客家區域選情已向全國或全市政治趨勢。大環境的政治氛圍、制度變革、乃至候選人形象等因素,都會牽動客家選區的投票結果,而影響國、民兩黨的勝負。
四、客家中間選民與族群制衡?
轉型客家區域有較多的中間選民,常出現「鐘擺」與「分裂」投票,導致客家地區政黨版圖不穩定;藍綠皆無法取得絕對優勢,也可能讓其他新興小黨有機會獲得席次。此外,過去吳重禮等學者曾提出「族群賦權理論」,即提名客家候選人可以增加該地區客家選民投票率與候選人得票率。我們發現這個效應不只是單向的「族群賦權」。一黨提名客家人會有優勢、兩黨都提名客家人會使局勢平衡,我們稱為這是「族群制衡效應」。在這些效應影響下,我們認為此次桃園市、新竹市、或泛藍派系分裂下的苗栗縣,民進黨仍有問鼎機會。
隨著經濟發展與民主轉型,台灣逐漸成為亞洲最民主的國家之一,客家地方政治則是民主轉型的縮影。國家主權是民主制度的基礎,而民主才能保障族群多元發展。展望未來,客家族群應守護台灣主權與善用民主體制,利用「客家賦權與制衡」以及「政黨重組」等策略,來改變客家政治弱勢的處境,擴大客家族群的政治權力與資源,而其中,嚴肅培養新世代的客家領袖就是關鍵策略。
原文轉載自【2022-11-13/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