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劇作家囊括前三獎!第五屆全球泛華得獎名單揭曉

中大新聞

2021/04/27 立報傳媒

 面向全球青年劇作家,2020-2021年邁入第五屆的「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在經過三輪嚴格評選後,於23日正式公布第五屆得獎作品——首獎由來自香港的編劇鄒棓鈞,以其作品《麻雀(死)在物流貨倉的晚上》奪得;臺灣編劇郭宸瑋所創作的《亡命紀事:我是誰?》獲頒貳獎;獲得參獎的則是來自中國的編劇韓菁的《新年到來前的二十四小時我們對生活感到厭倦》。得獎作品頒獎典禮及讀劇藝術節將在今年7月16日至7月18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盛大辦理。

 
為廣納多元觀點、串連各界,在同為評審的競賽主席周慧玲帶領之下,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廣邀來自國內外的重要藝術工作者及專業學者,組成實力堅強的評審陣容。包含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王孟超、臺中國家歌劇院首任藝術總監王文儀、人力飛行劇團藝術總監黎煥雄、資深戲劇構作及劇評人吳政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講師童偉格、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兼劇評人許仁豪、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秦嘉嫄、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羅仕龍、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高子文、新加坡實踐劇場藝術總監郭踐紅、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漢學系教授 Rossella Ferrari、美國聖母大學電影電視及戲劇學系助理教授陳琍敏、肯塔基大學中國研究教授羅靚,共14位重量級評審,於線上進行中/英文三階段的激烈評選。
 
第五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決審評審合照_由左至右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總監王孟超、競賽主席周慧玲、臺中國家歌劇院首任藝術總監王文儀。(全球泛華提供)
 
本屆競賽自去年8月15日起至11月15日止,總計徵得176件中/英文稿件,參賽者遍及全球,收到分別來自臺灣、香港、澳門、中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比利時、土耳其和馬來西亞等地劇作家的踴躍投稿。
 
周慧玲表示:「綜觀歷屆,第四屆的投稿作品其實已經可以從題材本身看出多元化的特性;但此屆投稿作品,除了題材上的多元,在形式上也展現了不同的實驗風格。」吳政翰也指出,此屆投稿作品「不僅反映了不同地域各自迥異的風土民情,更折射出各地社會、文化與華人的多元關係」,除了在內容取材上橫跨歷史、國族、政治、性別、愛情、家庭、宗教等議題,當中更有許多充滿巧思的作品形式,得以窺見青年劇作家企圖尋找新的敘事型態的野心。
 
王文儀更進一步表示,此屆投稿作品「在形式上出現一些華人比較少用的劇本架構,例如比較心理層面的、奇幻的、對於現實的事物用比較虛無的精神層面情節來應對,企圖在其中找到一點出路,我覺得是一個還不錯的現象。」但也指出雖然有些作品在議題層面具有社會感,卻少了一點大哉問。周慧玲也認為,有些編劇雖然敢於嘗試,創作出新鮮的劇本形式,卻犧牲掉內容層面,建議應該要更豐富地發展文本。
 
而秦嘉嫄也認為此屆作品「更為多元且精采」,並在評審過程中指出,徵件作品中有特別多以香港城市歷史為主旨或暗喻的劇本,以及各式各樣與網路相關的情節。王孟超也對此表示,此屆的投稿作品,不論中文或英文,都有許多編劇書寫關於香港的生活片段,可以看出香港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而在英文投稿作品中,也特別注意到有不少劇本描述華人在異鄉所面臨的困境,企圖處理跨文化衝突。
 
自176件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獲頒首獎的《麻雀(死)在物流貨倉的晚上》,即是來自香港編劇鄒棓鈞的作品。劇本描述一群工人在倉庫發現一具麻雀的屍體,想起一則有關「殺麻雀」的都市傳聞。恐怖詭譎的氣氛瀰漫整座城市,究竟誰還能回歸所謂的「日常」生活?劇中以五名演員詮釋14個角色,採用多線敘事、多人對照的手法,以荒謬而輕快的筆法,表現集體恐懼和不能被直言的禁忌,呼應當代社會。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編劇鄒棓鈞,目前主要以自由接案的方式,擔任不同戲劇製作的編劇或製作人。鄒棓鈞表示,自己在創作劇本時,常因為一個突然的念頭,把花了一段時間書寫的內容作廢,讓他忍不住自問:「我是否根本沒有編劇的能耐?我是否應該放棄創作?」而此度榮獲競賽首獎,也帶給他更多自信和勇氣繼續堅持創作。
 
臺灣編劇郭宸瑋在競賽中以其關照獨特的作品《亡命紀事:我是誰?》獲得貳獎,該作品講述一名男高職生在尋找生母的過程中,無意間救下一位被追捕的「黑戶」女孩,而逐漸意識到身分與認同的困境。劇中以兩位演員演出多個角色,並善用偶戲讓角色「扮演」他人,節奏感強烈,以「我是誰」貫穿全劇,巧妙地運用身分證件與國籍之間的辯證,帶出國家認同議題。郭宸瑋提到自己是因為在2019年接觸了演摩莎劇團的計畫呈現,而開啟了對台無戶籍國民議題的認識;自己兒時的經歷,更成為他毅然創作這個劇本的原因。
 
現就讀中國南京大學戲劇影視文學系三年級的韓菁在競賽中獲得參獎,也是歷屆競賽中最年輕的得獎者。其作品《新年到來前的二十四小時我們對生活感到厭倦》以四位因疫情而無法回家過年的年輕人的獨白所構成,故事圍繞在一個大家族裡的四個小家庭展開。劇中的家庭成員一邊進行著逢年過節無法避免的繁瑣家族社交,一邊談論彼此有關疾病、夢境和怪誕的遭遇,交織出一部荒誕的家庭悲劇。在看似功能取向的第一人稱敘事下,映照出每個角色的多元樣貌與狀態,容載不同家人之間相互矛盾的觀點。
 
獲獎的三位得獎者,自競賽結果正式公告後,將分別與主辦單位特別邀請的三位戲劇構作吳政翰、陳佾均、童偉格,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劇本修改。緊接著則交由劇場導演徐堰鈴、杜思慧、何一梵,帶領來自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學生們進行得獎作品的讀劇呈現,於今年7月16日至7月18日,在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烏梅劇院舉辦的讀劇藝術節,首度與觀眾見面!此外,考量到國際旅遊仍受限制,本屆讀劇藝術節將另外安排線上同步直播,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一同共襄盛舉。
 
第五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決審評審合照首獎鄒棓鈞(中),貳獎郭宸瑋(左),參獎韓菁(右)。(全球泛華提供)
 
由國立中央大學主辦,攜手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共同主辦的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連續多年獲得世安基金會的贊助。從「廣義的華語語系文學」的概念出發,徵求當代青年劇作家透過創作想像「世界的華語語系社群」,或不同角落的華語語系劇作家如何返身書寫自己與世界。作為全球第一個以泛華社群為對象、同時徵求中/英文書寫的舞台劇劇本競賽,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邀請來自世界各地、年齡介於18至36歲的年輕編劇參與投稿,一同串聯新的舞台想像,演繹二十一世紀的華語語系新世界。
 
第五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讀劇藝術節將自5月31日起開放線上免費報名,欲查看更多詳情歡迎搜尋「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wsdc.ncu.edu.tw),或持續追蹤「國立中央大學 戲劇暨表演研究室」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NCUiStage)。
原文轉載自【2021-04-27/立報傳媒】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