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節水 立方衛星將助農業精準灌溉

師生校友

2021/03/29 自由時報

 科技節水!明年我國將發射新的立方衛星,將搭載「高光譜感測器」、肩負起台灣農業水情監測大任,農委會已提報四年期計畫通報行政院,未來將透過該立方衛星與相關監測系統,掌握全台農地濕度、旱澇及作物生長情況,達到精準灌溉,更穩定農業供水與節水,也有利於農作產銷精確規劃。

 
農委會與經濟部、科技部共同成立「水資源戰情室」,以有效利用、調度水資源,該計畫名稱暫定為「農業水資源精準管理科技決策資源體系之建構」,目前已擇定桃園、嘉南地區為優先推動地區。
 
該計畫讓過去由掌水工負責開關的灌區水閘門,改以數位科技升級為智慧水閘門,灌區外的農地則引進節水灌溉系統,搭配明年搭載高光譜感測器的立方衛星,將能監控農地土壤濕度、作物生長情況、整體旱澇情況等,還要建置水情資料連結,從水源上游到下游的水位監測系統,示範區每年將編列兩億預算,推廣全台後再擴充相關經費。
 
中央大學太空系主任趙吉光團隊曾打造已在美國順利升空的「飛鼠」立方衛星(見圖,國家太空中心提供),他證實,明年底還將發射一顆由該校太空系所、遙測中心一同合作的立方衛星,將搭載高光譜感測儀。
 
趙吉光表示,高光譜感測儀除可觀察區域內作物生長態勢,也能檢視該地區是否面臨乾旱;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主任林唐煌說明,高光譜感測儀具高解析度,分辨地面作物正確率高外,應用可行性也高。
 
目前農委會擇定的全國示範區域為桃園及嘉南地區,將先設智慧水閘門,之後再逐步推廣到全台,若推行順利,透過衛星系統與監測系統,不論旱災與水災,都能依照氣候水文變化對水資源做有效分配。
原文轉載自【2021-03-29/自由時報】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