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我國兩顆國產立方衛星「飛鼠」、「玉山」原本預計台灣時間今晚10時40分發射,美國火箭公司Space X直播佛羅里達州火箭發射現場,顯示火箭已經直立準備發射,但我方10時40分又收到消息,由於發射場地天候不佳,預計再延後一天,也就是改在明晚此時發射。
今天發射兩顆衛星,第一顆是中央大學製作的「飛鼠」,用於觀測電離層電子濃度,偵測地面無線電通訊受干擾情形,有助改善GPS誤差,提升行動導航功能。第二顆是民間公司騰暉等單位製作的「玉山」,能追蹤全球船隻航行軌跡,增進交通安全。 立方衛星體積小、成本低,適合用於教學及研究。科技部表示,去年啟動小型立方衛星計畫,國家太空中心近期遴選三組團隊製作三顆立方衛星,其中「飛鼠」和「玉山」將是我國第一批成功升空的自產立方衛星。 致力提升GPS品質的「飛鼠」由中央大學太空系教授張起維負責製作衛星本體、系主任趙吉光設計酬載,近30名年輕碩士生參與研發,歷時三年完成。該校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劉正彥表示,台灣位在地球磁緯度的9度到14度間,是全球電離層電子濃度最濃的一區。濃度高,會產生很多電漿泡,干擾地面儀器接受衛星訊號。 趙吉光表示,飛鼠搭載中大自製的電離層探測儀,它升空後,將量測繞地軌道上電離層的電漿特性,包括溫度、化學反應、電動力學等,偵測出電漿不規則體。中大團隊會從地面取得資料,了解電離層對地面無線電通訊的干擾情形。 至於為何取名「飛鼠」,趙吉光表示,中大的代表動物是松鼠,不過松鼠不會飛,而衛星的形狀像是松鼠加上兩道翅膀,因而取名飛鼠。 原文轉載自【2021-01-25/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