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陳德懷在亞洲大學談數位學習的未來--演講呼籲老師帶頭看書,帶動學生閱讀,養成終生學習。未來數位時代「學校不會消失,但會改變」

師生校友

2020/12/30 蕃新聞

 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講座教授陳德懷,12月23日受亞大校長蔡進發邀請,以「數位學習的未來:從理論、技術與實踐面向觀察」為講題,和亞大一級主管及線上約50位教師們,分享數位學習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他鼓勵老師們將科技融入教育,驅動學生學習興趣。

 
蔡進發校長致詞時,先恭喜陳教授剛獲得教育部第24屆國家講座的殊榮,提到陳教授是台灣數位學習的先驅及標竿,曾主持過經費近5億的「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研究計畫」,這項計畫號召30多位教授共同參與,研發的「亞卓市(EduCities)」學習平台,帶起國內數位學習熱潮。
 
蔡進發校長指出,亞卓市是本世紀初全球規模最大的網路學習社群網站,台灣超過一半的中小學在亞卓市建構網站,更曾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政府列入數位學習國家計畫的參考案例中。陳教授曾獲國科會傑出獎、傑出特約研究員獎、教育部學術獎、潘文淵研究傑出獎、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肯定。
 
陳教授在演講中分享,過去十年就只為做好推廣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odeled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 MSSR),主張老師們以身作則,安靜坐在教室中帶頭閱讀,接著帶動家長們也喜歡閱讀,學生自然耳濡目染培養愛看書、愛聊書的好習慣,勾勒出「明日閱讀」的藍圖,養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便具備終身學習的基本素養,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模式,帶動全台灣800多所學校採用。
 
陳教授說,會推動明日閱讀是因觀察到亞洲有相當多的教育為「考試驅動教育」,現在學生們在學校中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爲了下一次考試得到高分,考試教育導致短視、功利,不重視過程,只重視結果。
 
陳教授表示「真正的考試是出社會做事時才出現」,考試教育培養不出21世紀所需要L4C的能力,L4C指的是終身學習習慣(Lifelong learning habit)、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批判性思考及反思(Critical thinking & reflection)、合作及溝通(Collaboration & communication)、創意及想像力(Creativity & imagination) 。
 
陳教授提出興趣驅動創造者理論(Interest-Driven Creator Theory),認為教育應從破壞興趣的考試教育,轉成培養興趣的學習模式,他建構的「明日星球」數位平台,整合了「明日閱讀」、「明日讀寫」、「明日數學」、「明日英文」等,讓課程地圖轉化成遊戲介面,學生可以經營自己的學習島嶼,視覺化呈現學習成果,運用科技提升學習興趣。
 
陳教授強調,在未來高度數位化的年代,「學校不會消失,但會改變」,演講最後他問大家,「知道為什麼我要辦非營利實驗小學?」 陳教授當場並未給答案,但肯定的是,他會以人文為目標、科技為催化劑,創造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明日學校」。
原文轉載自【2020-12-30/蕃新聞】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