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16個月台灣地震偏少 專家曝:若長期「蓄積能量」沒釋放是警訊

師生校友

2020/01/20 EToday新聞雲
 台灣地震頻繁,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近5年平均每年發生超過4萬次有感及無感地震,但前年9月到去年12月,罕見連續16個月的有感地震總數低於50起,且低於平均值。外界憂地震次數低於平均值時間太久,未來發生大地震機率偏高,對此,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確實是會的。
 
李錫堤表示,能量累積是持續的,「如果沒有一些中、小型地震釋放,會可能來個大的」,實際上觀測資料,對於某些斷層和一個地區來看,週期前半段為平靜期,接著變活躍期,平靜、活躍期一直循環,活動不是持續連續,一段時間平靜下來後,地震數量少,活躍時數量又增多,地殼會一直活動,但卡住變成「蓄積能量」,就可能有大地震。

李錫堤進一步說明,台灣是造山運動地區,大大小小斷層太多,地殼不均勻,就算縮小到某一個斷層內部,也是不均勻,造成斷層滑移,走走停停,在不是平滑面,起起伏伏情況,斷層面會凸起來跟凹下去,若凸起來跟凸起來相連會卡住,也就是開始蓄積能量,周邊環境被破壞到某個程度,就會等待下一個活躍期,也就是大地震發生,以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來看,就是地殼最大裂縫處。
 
不過,李錫堤也說,全世界有地震儀以來才100年出頭,目前統計資料不夠多,地震都是百年、數百年,少數地區更是千年、數萬年才有,現階段只能看到一些現象跟說法,但民眾還是可特別留意。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課長林祖慰指出,過去確實連16個月地震個數跟以往長期平均值相比,數字是有比較少,但地震無法預測,過去也有過案例好幾個月比較少,但之後又恢復正常,有時候個數少或多,這都不一定,只是一個參考數值。他也強調,個數偏少並不意味之後就會有大地震發生,但仍提醒民眾平時就要做好防震防災準備。
 
地震專家也是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則表示,台灣地震頻繁,一年約有11顆原子彈能量待釋放,過去在921大地震發生前,好一段時間地震偏少,累積未釋放能量達100多顆以上原子彈。目前2017、2018、2019年地震又開始偏少,進入平靜期,他統計到去年12月31日,約有19顆原子彈能量未釋放。
 
郭鎧紋說,以現在19顆原子彈能量未釋放來看,跟921地震那時達破百以上相比,民眾無須太過緊張,且有感地震及小區域地震頻率低,也不代表就會發生大地震。不過,他也認為,若地震真的進入平靜期,未來只會更長時間低於平均水準,若累積超過100顆原子彈能量未釋放,就要小心,他並提醒民眾要注意住宅是否有在建在活動斷層上面。
 
氣象局去年3月就統計前年9月到12月,罕見出現連續4個月地震總數偏少且低於平均值,當時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向《ETtoday新聞雲》說明,數據「僅供觀察」,台灣斷層構造非常多也複雜,以大地震來看,每一條活動斷層都有週期,且地震並不是平均分配在台灣島,會有地震是要看活動斷層狀況,就像每個人做的事情不一定一樣多。

陳文山說,氣象局統計以全國性,但以往台灣地震平均值有時多有時少,也沒發生什麼大地震,數據只是呈現出一種現象,以921地震為例,是由車籠埔斷層引起,但921地震前,該斷層有30年幾乎沒發生過地震,但921後短短2年內卻發生幾萬次。
 
原文轉載自【2020-01-20/EToday新聞雲】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