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縱英明?還是資訊優勢?為臺灣工業奠基的工程師們

師生校友

2019/12/31 天下雜誌

戰後臺灣,受到大陸通貨膨脹的影響,經濟問題叢生,於是在總統蔣中正與行政院院長陳誠帶領下,一批批來臺官員與留學歐美、學有專精的技術人才,如尹仲容、嚴家淦、李國鼎、孫運璿等人,無不摩拳擦掌、夙夜匪懈,貢獻所學,著手改善臺灣經濟問題。

 
70年代我們創造了讓世界眾所矚目的「臺灣經濟奇蹟」,是名列亞洲四小龍之首,至今根據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2019),臺灣仍排名全球第 12,亞洲第 4 強,不但總體經濟穩定,且與德國、美國及瑞士一起被評為全球四大創新國。而這一切傲人成績的締造,其實是仰賴許多前輩的努力,他們都共同有著一種求真、做實事的工程師性格,而這種風骨,也一路在政府經建部門中被傳承下來。
 
由青年才俊組成的經濟人才庫
日治時期,日人對臺籍菁英限制於醫療、中下層教育,並無意培育臺灣本土工業技術專業人才,因此技術與管理人員多為日籍。反觀大陸,即使在抗戰時期最艱苦的階段,仍以公費派遣大批年輕學子出國至歐美留學,或在國內學習科學與新技術,以求工業救國。
到抗戰中期後,中美同為盟軍一員,民國31年政府派遣各單位高級技術人員赴美學習,這些成員中有許多在民國34年後來臺參與復原建設,填補了日籍技術人員遣返後的空缺,能夠讓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殘破工廠得以修復,儘快恢復運作,如政府財經部門的嚴家淦、俞鴻鈞、徐柏園、任顯群、尹仲容、楊繼曾等;農業方面的蔣夢麟、沈宗瀚、湯惠蓀、蔣彥士等;工業方面的嚴演存、孫運璿、李國鼎、胡新南,以及後來的首任工業局局長韋永寧等人。
 
 
孫運璿當年擔任台電機電處長,在五個月內復原臺灣80%的電力。
 
以財經及科技領域頗受讚譽的尹仲容及李國鼎為例。尹仲容為湖南邵陽人,民國1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民國38年4月來臺,旋即出任「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生管會)常務委員兼副主任委員,由於主任委員是臺灣省主席兼任,因此實際業務均由尹仲容負責,後尹氏還繼續出任中央信託局局長、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委員兼工業委員會召集人、經濟部部長、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灣銀行董事長等重要職務,戰後初期臺灣的經濟規劃,均與其有直接關係。
 
 
戰後初期臺灣經濟的穩定與規劃,都離不開尹仲容身影。
 
李國鼎為南京市人,民國19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物理系,後考取公費進入英國劍橋大學,抗戰爆發後投筆從戎,民國37年來臺擔任「台灣造船公司」(現為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協理,後接任總經理,民國42年轉任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工業委員會專任委員、美援會秘書長,輔助尹仲容、嚴家淦等人。並出任經濟部部長、財政部部長、行政院應用科技小組召集人,其後臺灣經濟轉向高科技發展,李國鼎的規劃與推動,亦占有重要角色。
 
 
李國鼎是臺灣科技產業的重要奠基者,當年在美援會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們從尹仲容、李國鼎的背景可知,開創戰後臺灣經濟奇蹟的推手,其實為一群年輕,以技術專業為主的技術官僚,他們就像擘劃臺灣經濟的工程師,在他們掌舵下,往後數十年的臺灣經濟都受益於他們的貢獻。
 
土改+幣改+美援 逐漸累積工業發展能量
當時臺灣工業需振衰起敝,主要是從三方面開始著手,一是土地問題;二是幣制改革;三是國際援助,這部分主要就是「美援」。
 
由於臺灣經濟當時仍以農業為主,陳誠自民國38年擔任臺灣省主席後,即積極推行「三七五減租」之土地改革。隨後依序推動「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農地政策,讓長期困擾臺灣的土地問題獲得解決。佃農取得土地,對於耕種更加用心,也使得農業產量增加,解決糧食問題。從此大地主掌控臺灣農業的時代告一段落,而地主所領的補償金則在政府巧妙的安排下,領到實物及股票避免通貨膨脹,且適時轉入發展工商,也給了臺灣經濟由農業轉型為工業的契機。
 
臺灣光復初期惡性通貨膨脹,兩年半內(1947年初至1949年6月)物價上漲一千倍,民不聊生,經濟已到了崩潰邊緣。當時臺灣省財政廳長嚴家淦認為物價如不能穩定,一切建設都無法進行,遂向省主席陳誠建議幣制改革,廢舊臺幣、發行新臺幣,限額發行,黃金十足準備,脫離與大陸貨幣聯擊,以及一套完整的配套措施,不僅克服了惡性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率逐漸緩和下來,加以美援適時到達,更使物價穩定,奠定日後經濟建設基礎。
 
另一個安定經濟的力量是美援。韓戰之後,美國為了防堵共產勢力的擴張,以資金援助與其結盟的國家,希望能藉由經濟的穩定,杜絕共產勢力的擴張。此一政策不僅有助於臺灣經濟局勢漸趨安定,政府更藉由美援興建經濟發展所需的基礎工業及相關基礎建設,讓臺灣經濟能夠在各期經濟建設計畫的規劃下,由農業逐步向工業轉型。
 
政府遷臺初期的風風雨雨,尤其是經濟上所面對的通貨膨脹困境,在政府推動一連串有效的經濟計畫,以及美援的協助下,讓臺灣經濟在穩定中成長。
 
 
利用美援,臺灣才有資源得以推動多項產業政策與改革。
 
有效利用美援 臺灣經濟工程師們展拳腳
政府來臺初期,提出許多安定經濟的方案,但惟國庫空虛、外匯不足,讓國家經濟發展舉步維艱。幸虧有如及時雨般的美援,彌補了經濟發展的多項缺口,也因如此,運用美援的機構-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簡稱美援會),以及與之合作的經濟安定委員會(簡稱經安會),就成為當年推動臺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單位。由於政府並沒有編列經費預算給經安會,所以經安會並沒有受到立法院太多的規範限制,加上有關部會首長都是其委員,如經濟部部長、財政部部長、交通部部長,美方人員則由美援公署的首長參加,使經安會如同我國當時經濟建設的綜合溝通平台,可運用的權力非常大。
 
當時經安會的組成皆為公忠體國的一時之選,可以廉潔、有效地運用美援,前監察院院長王作榮回憶當時,認為主持運用美援的官員們高瞻遠矚和劍及履及的魄力,的確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在臺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得到很高的歷史評價。在這些臺灣經濟工程師的主持下,我國一方面充實了臺灣的基礎建設,並集中在電力、製造、交通運輸上,一方面配合美國期望培植民營企業,而運用美援輔導民營企業發展,例如民國43年輔導王永慶創辦台灣塑膠公司;民國46年輔導徐有庠創辦亞洲水泥公司。
 
民國47年美援會改組,將經安會及工業委員會合併後,更積極發展了許多重大的公共工程與經濟建設。而經安會秘書長尹仲容轉任美援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是行政院長兼任,尹仲容副主任委員實際負責;李國鼎在此時被延攬為美援會的秘書長,並作出非常大的貢獻,例如民國48年設置經濟研究中心,負責經濟計畫設計與整體經濟改革的研究,當年「加速經濟發展計畫」及「十九點財經改革方案」,即係該中心所研提。同時成立工業發展投資研究小組,大力推動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並從各方面研究如何運用美援,促使經濟發展起來。
 
李國鼎曾用「踩腳俱樂部」形容當時美援會的內部溝通的情況,因為他要「鼓勵大家有不同的意見也要反應,就像踩到別人的腳一樣,有助於大家溝通意見。因為做這些工作,一定要長一點、久一點,如果怕踩腳的話,事情就做不成了。」而這種公事公辦、不講場面的工作態度,也傳承到後來的工業局文化當中。
 
 
杜紫軍認為當年決策與執行的正確,部分得益於資訊上的優勢。
 
資訊優勢結合天縱英明
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曾經說過:「我常覺得一個領袖人物對社會的影響是很深遠、很巨大的,臺灣的經濟發展若沒有尹仲容、陶聲洋、李國鼎、孫運璿等先生,一定不會走到今天的榮景,工業與科技肯定起不來。」而曾經與這些前輩技術官僚共事過的前經濟部部長尹啟銘也認為,臺灣的經濟奇蹟與當年這些長官們的決策與執行有直接關係。
 
前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認為,前輩們的決策之所以能如此正確,原因在於「資訊優勢」,綜觀15年美援的歷史,臺灣每年平均接受1億美元的援助,相當於年度GDP的6%,可說是天文數字,但相比這些「有形美援」的助益,「無形美援」的幫助更是不能忽視。
當時經安會及改組後的美援會以相對先進的思維,對我國提出切合臺灣需求的財經政策建議,而且後來承繼美援會的經合會、經建會,因為有中美基金的支援,相對民間也更有能力以其出版物如《自由中國之工業月刊》(中英文版)及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與國外交換許多資料來分析,能第一手接觸國際的經濟動向,所以當時傑出的技術官僚,如尹仲容、嚴家淦、李國鼎等人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比其他人更有資格做決策,加上手上握有產業工具,自然像導師一樣直接決定民間發展方向。
 
不過擁有資訊優勢,也不代表就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杜紫軍表示這種未開發國家的進展模式,其實並非天大的秘密,可是有的國家領導者就做了錯誤的決定,像同時期的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因此這些臺灣經濟的開拓者,可說是資訊優勢同時結合了天縱英明,「這不能不說是臺灣的幸運了」杜紫軍笑著說。
原文轉載自【2019-12-31/天下雜誌】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