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中央大學新聞網

:::

媒體新聞

【採訪/呂素麗、黃哲斌,整理/黃哲斌】  「一灶腳容不下二婦,十嘴九腳倉(肛門)」、「巧婆婆真清閒,愚婆婆龜灶前」…,許多與灶腳相關的台灣俚語,訴說著昔日廚房是婆媳、妯娌較勁之地;廚房的百年演變,有如一部台灣女性地位的變遷史。   高雄市收藏家朱南山蒐羅大量阿嬤時代的灶腳器物,包括紅磚砌成的雙孔大灶、菜櫥,甚至飯廳的八仙桌、烘爐等等。朱南山表示,早期農業社會,廚房裡用來撈瀝飯菜的「飯笠」,從最早的竹子材質,延伸到鐵線、鋁、銅、鐵,直到現在的白鐵;至於勺子,形狀就是取自像蟹的「鱟」,故俗稱為「鱟勺」。   傳統廚房 展現家居智慧   「傳統未必代表落後,簡單自然也是一種幸福」,朱南山說,先民的廚房器物常展現家居智慧;譬如竹製菜櫥,在沒有冰箱的年代,剩菜放在菜櫥裡,通風不怕臭酸,上面還可擺放碗筷籃或飯鍋,而菜櫥腳墊四只小碟,裡頭可加水,防蟑螂、螞蟻,充滿巧思又實用。   而大灶有大小雙孔,朱南山說,大灶空(大洞)放大鼎,煮飯煮菜,小灶空燒開水,上有煙囪,早期以石棉煙囪,後來改用鐵管,另有一個小小洞則是放置火柴盒。   朱南山說,以前媳婦「天未光、狗未吠」就要起床,女人不能上飯廳八仙桌吃飯,只能等公婆及丈夫等人吃飽,妯娌們把剩菜剩飯收一收,拿到灶腳一起吃。對照今日,已不可同日而語。   機能空間 漸成生活空間   作家葉怡蘭就指出,以前燒柴煮飯煙霧瀰漫,廚房必須設於房屋的角落處,所以叫作「灶腳」;公寓興起後,廚房經常只是「一條通往陽台的狹窄通道」,主婦煮飯是義務,根本沒有樂趣,常忙得滿身大汗,煮完一桌菜,自己已毫無胃口。   葉怡蘭表示,近年來廚房已從純粹「機能性」空間,慢慢轉為「生活性」空間。以前的灶腳或廚房又小又熱,小孩不准進去,媽媽燒完飯也急著逃出來。近年越來越多廚房打掉牆壁,與餐廳或客廳相連;甚至加上備餐台或中島流理台,「變成全家人生活、相聚的中心」。  樂趣多多 煮菜意義變了   現在「不但廚房的空間改變,煮菜的意義也改變了」,尤其在都會地區,由於外食方便,「煮飯漸漸不是家庭義務,而是一種生活樂趣、自我實現或成就感來源」,葉怡蘭分析,當廚房變成開放空間,小孩能幫忙洗菜、老公也可以一起下廚,「我身邊許多朋友,都是老公負責煮菜;甚至有幾個品牌專門設計男人用的廚具。」   「傳統中式的廚具,就是菜刀、剁刀加炒鍋。」葉怡蘭笑說,雖然炒鍋是「中華文化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現在的家庭很少「兩刀一鍋」到底,因為受西式及日式飲食的影響,台灣家庭吃得比以前清淡,不再凡事大火熱鍋重油,「也不必餐餐都要三菜一湯」,簡單的拌麵、義大利麵也能是美味一餐。   讓人進來 氣氛就會改變   葉怡蘭建議,一般家庭廚房不必大、也無需昂貴進口廚具,「只要把廚房的空間打開,讓空氣進來,讓人進來,家庭的氣氛就會改變。」她自己的廚房也不大,但與餐廳、書房連成一氣,窗外則是基隆河無敵河景,串成她生活重心的縱貫線。   從阿嬤灶腳到現代化廚房,廚房的融合與開放,也反映了居住空間、飲食文化與家庭關係的微妙進化。  原文轉載自【2009-04-19/中國時報/A6版/生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