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全民越來越重視空氣汙染問題。環保署長李應元前年底宣布,蔡政府上任兩年PM2.5紅害站日數要比104年減兩成。根據環保署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全台空氣品質測站紅害日數比104年大減一半,提早達標還超標。但國內空品好轉,有民眾認為感受不到,因為往窗外望去,還是常常一片霧茫茫。學者目前研究分析,過去較常被忽略的超細懸浮微粒PM1,恐是影響能見度的原因。環保署也正蒐集資訊,未來可能再擴大管制對象。

  這幾年來空氣汙染意識抬頭,各地頻頻有「找藍天」運動,爭取乾淨空氣的權益。不過,民眾常常看到外面一片霧茫茫,但是,環保署的AQI卻只顯示黃色普通甚至綠色良好的狀態,觀感落差也常讓民眾質疑監測系統的準確性。   為了更深入了解汙染來源,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中國醫藥大學等單位,也藉著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台灣環保署國際合作的機會,了解懸浮微粒來源與成分。   研究團隊自去年9月開始在台中東海大學進行半年密集觀測,探討大台中地區細懸浮微粒PM2.5持續下降,但能見度卻未轉好的原因,看看是否有新的物理化學機制,或者過去沒被注意到的汙染源。計畫重要推動者之一、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林能暉表示,影響能見度的因素很多,包括霧、或者新的汙染源、大氣成分、氣候變化與都市化等都是過去沒有考慮到的因素。   林能暉說,能見度是空氣中的微粒阻礙光線後,眼睛感知後呈現的結果,根據過去十年資料分析發現,PM2.5的濃度越高,能見度確實會越不好,但是,當PM2.5較少的時候,卻不代表能見度一定跟著變好,反而是變動很大。   林能暉說,許多微粒是比細懸浮微粒PM2.5更小的粒子,這些超細懸浮微粒(PM1)以下奈米級的微粒是真正影響能見度的原因。他說,通常這些汙染粒子,是由幾個奈米慢慢核化集結長大,一顆一顆小小地懸浮在大氣中,因此看起來就一片霧茫茫。   至於這些奈米級的細小微粒從何而來?林能暉指出,柴油車、機車排放、露天燃燒等行為都是直接排放來源,另外,也會有光化形成二次來源。他說,過去政府在做空氣汙染源控制策略時,清掉比較大顆的PM10、PM2.5的粒子,而奈米級、小顆的PM1,也許沒有被有效控制與清除,可能數目累積越來越多。   這麼微小的粒子,戴口罩防得住嗎?林能暉說,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而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知道這些奈米級的汙染粒子從何而來與如何形成,並且進行有效控制。不過,他也提醒,有時候霧茫茫也不一定是汙染性的霾,有時確實是霧,民眾不用一看到霧茫茫就憂心是髒空氣。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蔡鴻德表示,計畫主要想要對於空氣汙染來源更清楚了解,未來也能夠更進一步進行管制或者策略。他也提到,奈米級的粒子確實不容易清除,但是現在仍有技術可以克服。   ●夏季空汙殺手 小心臭氧   空汙季全年無休。才剛揮別冬季,舒服宜人的春夏季到來,晴朗陽光照射,卻導致空氣汙染物臭氧飆升。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顯示,這兩天天西半部一片橘紅害,清一色都是臭氧汙染所造成,敏感族群暴露,恐導致眼睛痠痛、口鼻不舒服。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資料顯示,這兩天全台空氣品質測站臭氧都是最嚴重的空氣汙染物,使得西半部空氣品質監測呈現一片紅色、橘色警戒。且值得注意的是,臭氧不但無色無味,而且氣體帶口罩還防不了,在大陸、美國都已經是越來越受到關注的夏季空汙殺手。   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表示,氣溫比較高,就是臭氧季節的開始。他說,臭氧一般在太陽照射之後產生,通常當天高溫超過25度以上,就容易形成臭氧。他分析,這兩天西半部風速微弱,氣溫又比較高,使得臭氧累積之後散不掉,是濃度升高成為主要汙染物的原因。   周末天氣宜人,許多人出門遊玩,不過張順欽提醒,防護臭氧危害健康,最有效的方法還是減少在臭氧濃度高時外出活動。他說,臭氧是氣體,無色無味,也不容易過濾,呼吸後可能形成呼吸道刺激、造成眼睛痠痛等等,若長期暴露,也會影響對肺功能。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蔡鴻德表示,臭氧是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經太陽光照射後形成的二次汙染物,若要減少臭氧汙染,就要把這兩者一起減少,他說,目前氮氧化物已經減少到一定程度,如果再減少揮發性有機物,就能慢慢減少臭氧汙染。   蔡鴻德說,經陽光照射之後,臭氧一般在中午前後到下午2、3點之間的濃度最高,民眾可以看環保署的環境即時通或者空氣品質監測網了解當下濃度。   原文轉載自【2018-03-26/聯合新聞網/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