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比86…台大排名慘輸蘭州大學 外國學者:台灣沒熱情

學術排名

2017/10/17 ETNEWS

 記者盧映慈/綜合報導

 
自然出版集團公布了「2017自然指數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列出2016年在自然領域論文表現突出的5百所大學,但排名最好的台大只有148名,大陸蘭州大學經費與台大相近,卻拿到86名,狠甩台灣;自然出版集團甚至表示,根據統計,台灣5年來自然科指數下降許多,人才都跑到大陸去了。
 
自然指數是參考物理、化學、地科、生物這4領域的論文發表、研究,等於是研究人員貢獻的衡量指標,但台大指標從2012年的91、2013年的86、2014年的82、到2015年的98,雖然起起伏伏,都還在百名內;沒想到2016年瞬間掉到148名,不只輸給蘭州大學,也輸給四川、吉林大學,這些學校的經費都跟台大差不多、甚至更低,台大日前以「經費不足」來面對QS排名滑落,這次不知道怎麼回答。
 
發表指標的學術出版集團《自然》表示,台灣的「自然指數」在國家排名中,從2012年的15名,5年來不斷下滑2016年只剩下20名,其中減少最多的指標是論文個人貢獻加權分數(WFC),從593.7跌至415.9,也是前20名國家中最大的虧損;雖然其他國家也略為下降,但台灣的情況最嚴重,反觀中國大陸,不但沒有減少,還大幅成長,不得不歸功在政府的大學人才招聘計畫。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2016年的博士新生比2011減少了4865人,只剩下2萬8821人,全職的教師也下降2236人,甚至有博士課程被裁撤,自然集團表示,「台灣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已經褪色」;中研院士沈哲鯤說,年輕的博士生留學返回台灣時,可以帶來新的想法、跟頂級期刊做連結,但年輕人越來越少、回台灣的人越來越少,台灣能發表的新東西、跟國際的連結也就少了。
 
中央大學助理教授許雲翔說,博士生減少是因為就業環境不好,再加上大陸的大學人才招聘計畫不斷挖角台灣的研究員,雖然沒有明確的數據,但粗估曾去、現在還在大陸的台灣教授、科學家大約有1百萬人次,「台灣自然科學的能力下降更惡化」。
 
另外,台灣在2015年雖然耗資337億元用於研發,但預算慢慢下降中,政府傾向鼓勵教授向工業提供技術、研發技轉,或是在校內開公司、參與科技創業,而不是發表論文,教育部甚至直言「不要把論文數量看得太重要,專注在實質上」;祭出的獎金也都以研究成果為標準,以生命科學實驗室來說,平均每個實驗室每年的經費落在4~6萬美金,但前40名的實驗室可以拿到30萬,差了5倍多。
 
不過沈哲鯤說,基礎科學資金雖然不均勻分配,有種「培養菁英」的集中感,中國大陸也是如此,但他們對於重點栽培的實驗室經費是「150萬美元」,又比台灣高出5倍多,還有其他各種名目的撥款,實際會再往上;「這麼大的經費落差,我們不難想像未來台灣跟大陸的生科人才,會有很大一段距離。」
 
原文轉載自【2017-10-17/ETNEWS】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