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一例一休課題好難解問題加班費+排班+時數+休息日+例假日

師生校友

2017/02/17 HiNet新聞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70217 17:00:46)一例一休,爭議愈滾愈多。由於新制,使得原本每月結算薪資就搞得一個頭兩個大的企業人資,更霧剎剎了。面對例假日、加班、特休、休息日、排班方式都得重新來過,編制重新排組事小,造成成本遽增、人力無法調度,企業因而無法運作事大。其中,像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社福業…等都受其影響。
 
餐飲業排班困難 無法享其利
 
醒吾科技大學旅運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許如碩博士出席由1111人力銀行在立法院舉辦公聽會中直言,一例一休的新制對許多餐飲服務業從業人員及畢業生影響甚大。在台灣目前有高達7成是第三級產業,尤其在餐飲業普遍薪資不高情況下,再加上現制度規定過度硬性,能否造福每位從業人員,實在令人質疑?
 
許如碩再補充談到,一例一休原意是希望勞工去運用休息時間去旅遊、消費,創造另一個產值的經濟。但這些必須跟隨整體薪資提高的前提。只是,我們真的有這條件執行?台灣有七成產業是第三級,尤其畢業生都從業服務業。若規定過於硬性,勞工恐無法享其利。因此,修法過程應給更多彈性。
 
亦有正面聲音 提升國際化、智慧化、自動化能力
 
不過,政策有批判聲,亦有樂觀正面的看法。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行銷與消費行為研究所所長連勇智博士針對現行修法所帶來的人力成本增加,連勇智除提出可運用自動化、智慧化,甚至是無人餐廳自助販賣點餐模式為企業解套外,他更將市場延擴到海外,建議餐飲業可以著眼國際化,將內需擴展到國外。
 
交通運輸業 非反對而是無配套
 
除餐飲業外,普羅百姓每天都會搭乘的大眾運運輸系統,臺北市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惠肇洪也有話要說,業者不是要反對一例一休,而是沒有配套措施。
 
社福團體難生存 限制綁手腳弱勢者受影響
 
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理事長彭懷真表示,一例一休對社福機構影響較大。因為機構必須時時有人力負責照顧。過去彈性大,可排12小時情況下。但現受到時數限制下,使得身障者可能就得認識4個照顧媽媽。對原本就弱勢的他們,更難適應。另外,為基金會或協會的機關,雖影響沒上述大,但也因新制時間上的規定,讓他們週末訪視、活動因而無法進行。偏偏社福團體資金多窘困,多靠時募款取得,若不能辦理活動,恐無法生存。
 
除加班費人事成本 企業恐減少雇用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主任吳大任表示,一例一休將將造成企業加班費增加,使得成本上升,將可能導致物價上漲。另外,由於新制造成人事成本增加,企業為減少人事成本,將可能減少員工雇用。即使產業為減少加班費改用PT兼職人員,但這樣的作法也會導致減少勞工福利。
 
等3-6個月觀察實際影響
 
不過,吳大任補充談到,現政策剛實施,要等到3-6個月才能看到實際客觀的影響。吳大任認為,其實一例一休當初的立意良善,建議政府可以多從執行方式、時間等做改善,以減少不必要的衝擊及傷害。
 
面對批評 必要修法改進
 
林俊憲表示,一例一休是個重大法案,關係到所有勞工及企業經營者,勞資方都受其影響。他直指,法律修正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的問題。撇開藍綠朝野,站在中立的立場,林俊憲表示,法律修正後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面子的問題。如果一例一休的法案有必要修改的地方,就要面對問題,不惜再修法。
 
1111舉辦公聽會
 
為協助各產業因應一例一休,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劉美葵指出,1111人力銀行1月份起在立法院辦理產業公聽會,繼1/18餐飲業、2/10交通運輸業後,接續將於2/24舉辦製造業公聽會、3/17舉辦美容與百貨業公聽會,會中將有立法委員、產業專家等於現場聆聽並反映各產業業者的意見。同時1111人力銀行網站首頁,也將設置連結進行現場Live直播,歡迎各行各業共同來關注及參與。
 
1例1休專區 解答問題
 
除公聽會外,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劉美葵表示,1111特闢「1例1休有問必答」專區(http://bit.ly/2k8TTvO),邀請專家、律師紛紛為勞資朋友在線上精闢解說,還有Q&A問答區。管它例假日、休假日、加班費計算傻傻分不清的問題,都可以在得到答案。此外,1111人力銀行還特設「全國HR一起來1例1休」專區,為這裡收集滿滿的1例1休工具,包含專題論壇及專業解答,陪伴全國HR擊勝1例1休。(https://www.1111.com.tw/17SP/1w1r/)。
 
「全國HR一起來1例1休」專區https://www.1111.com.tw/17SP/1w1r/
 
更多1例1休問題,請上1111「1例1休有問必答」專區http://bit.ly/2idOuBw
 
20170217更多求職動態請上1111職場新聞網http://www.1111.com.tw/news/jobns.asp
 
 
 
 
原文轉載自【2017-02-17 /中央社】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