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國產汽車先驅,秉持不服輸的精神,勇闖國際品牌路...

裕隆驅動台灣 奔馳一甲子


【記者 邱馨儀】

 今年裕隆汽車成立屆滿60年,翻開裕隆的歷史,如同翻開台灣的汽車工業發展史,回顧車輛產業在台灣發展一甲子。

 在日據時代以前,台灣的汽車都是從國外進口,直到1953年,嚴慶齡本著汽車為工業之母的理念,堅持以「發動機救國」,創建了「裕隆機器製造有限公司」,自製第一具柴油引擎,成為台灣第一家向政府申請設廠的汽車公司。

 60年代,台灣揭開經濟奇蹟序幕,國民所得突破2,000美元,當時的汽車市場,從1956年的1.1萬輛遽增到15.2萬輛,裕隆汽車開始擴大產能規模,由設廠時的200輛,擴充為年產一萬輛的生產線,藉由政府的輔導措施,裕隆以第一台自製小轎車青鳥打開台灣汽車市場規模,並帶動台灣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

結盟日產

吸收研發能量

 70年代,台灣經濟快速起飛,政府開始推動十大建設,裕隆的成長動能也急速拉升,1974年推出的速利,成為70年代家喻戶曉的國民車,生產線每天加班趕工,到1979年,生產突破20萬輛,裕隆汽車展開三義擴廠計畫。

 80年代,台灣經濟飛躍成長,台灣製造業名揚國際,台灣企業開始思考,將勞力密集代工產業逐步轉向自主品牌,當時國民所得已突破一萬美元,汽車市場規模已達35萬輛 。

 1981年,裕隆將工廠由新店遷移到苗栗三義生產,同時由吳舜文成立裕隆工程中心投入汽車設計開發,為台灣發展汽車自主品牌奠下基礎,培養自有設計開發人才,並帶動台灣汽車產業鏈整體發展。

 1986年,裕隆汽車生產的飛羚101上市,成為第一輛國人自行設計開發的新車,實現「為中華民國裝上自己的輪子」夢想。

 90年代至今,台灣經濟邁向國際化與自由化,國民所得更達到1.3萬美元,汽車市場規模擴展至40萬至50萬輛,面對WTO開放汽車進口的壓力,裕隆汽車成為台灣唯一具有自行研發,改裝車體能力的汽車廠。

 裕隆汽車在嚴凱泰1988年返國接棒後,展開一連串企業再造,1995年,率先在三義實施廠辦合一計畫;1996年成功開發Cefiro轎車,創下許多空前紀錄。

 2003年,裕隆汽車開始從製造業轉型為製造服務業,建構汽車移動價值鏈事業,同時提高客製化產品力,發展水平周邊事業。

 裕隆汽車代工生產日產車型,在這段時間累積資源,創造市場規模,技術合作吸取研發能量,累積自主品牌資金,為往後發展自主品牌做好準備。

 隨著台灣電子產業發展,經濟環境成熟,近年裕隆重啟品牌之路,發展自主品牌。

 1970年代末期,自由化與國際化的經貿政策趨勢明顯,對國內的汽車製造工業而言,雖然製造技術成熟,但研發能力仍須仰賴與國外技術合作。

 當時政府正計畫推動大汽車廠計畫,為了和國際汽車廠有一較長短的機會,吳舜文在1981年決定與中央大學合作,耗資20億元成立裕隆工程中心,負責各項汽車研發設計工作,傾集團之力打造飛羚101,此舉也為台灣的汽車工業研發播下種子,為裕隆發展自主品牌培養出優秀班底。

 如今,這一群工程中心的熱血青年,很多都成為日後裕隆集團經營與運作的骨幹,或投身台灣汽車產業中扮演要角。

 嚴凱泰接棒後重啟自主品牌之路,2009年推出LUXGEN,背後靠的就是這一批工程中心的班底,裕隆集團總經理陳國榮、華創車電總經理李俊忠、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裕隆日產總經理蔡文榮都是工程中心出身。

攻綠能車

打通全價值鏈

 吳舜文1981年成立裕隆汽車工程中心,為裕隆研發能量打下基礎,裕隆集團經過多年來的經驗累積,裕隆汽車與中華汽車分別成立亞洲技術中心(YATC)與亞洲技術研發中心 ( CARTEC),承擔亞洲車型設計開發的使命,與合作夥伴的合作由國際分工提升至研發層次。

 為了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納智捷(LUXGEN),裕隆集團結合台灣主要電子科技公司,於2005年成立華創車電,承續裕隆集團累積近30年研發的組織記憶與學習經驗,定位為著重於台灣與大中華地區汽車產業價值鏈的前端,並整合Mobile IT科技,推動華人整車研發計畫及各項創新車用電子模組研發。同時以智慧車及相關零組件結合台灣汽車研發能力、電子產業的先進科技,以及工研院的資源優勢,進行整車及各項車用電子模組創新。

 2003年,裕隆與日產分割為裕隆汽車及裕隆日產兩家獨立的公司,裕隆汽車從傳統製造公司轉型為製造服務,以年產能12萬輛實力,朝向多品牌代工與自主品牌發展。

 一方面持續以多品牌專業製造代工及銷售,積極提升產能利用率,降低製造成本;一方面積極發展自有品牌LUXGEN,並投入研發綠色能源車輛,逐步跳脫傳統汽車製造,朝向微笑曲線兩端提高附加價值。

 從多品牌角度來看,裕隆汽車作為專業製造服務廠,不只侷限在製造領域,而是廣泛涵蓋到多品牌的股權、經營面、製造與服務等汽車全價值鏈活動。

 裕隆汽車從創立之初,年產量200輛規模,60年後,累積產量超過200多萬輛 。

 納智捷去年推出一支廣告,畫面中,LUXGEN的第一款運動休旅車走過崎嶇迷霧,最後馳騁在寬敞的道路上,旁白寫著「從三義出發,經過台北港,然後要走向世界之路」。短短138公里,台灣的汽車工業花了50年的努力,終於能夠以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

 裕隆集團總經理陳國榮回憶道,當初裕隆汽車設廠三義時,特別捐地請政府開出交流道,好為新車下線可以直接拖到碼頭外銷,這條從苗栗三義到台北港的國道一號,在迂迴走了50年後,終於在2009年納智捷在台上市,以不到一年時間,開始以台灣品牌外銷走向世界。

 隨著納智捷品牌加快海外布局腳步,裕隆汽車從台灣專業代工廠,朝向全球專業製造生產基地,成為納智捷海外生產基地的技術支援中心。


裕隆大事紀

1953年 嚴慶齡創立裕隆機器

1956年 成功試造首輛吉普車

1957年 與日產技術合作

1960年 台灣首台自製轎車─青鳥

1960年 更名裕隆汽車

1976年 股票上市

1981年三義工廠開始正式生產

1983年 速利小轎車外銷中東

1986年 首輛國人設計開發的轎車

「飛羚101」上市

1993年 「MARCH」正式上市

1994年 裕隆汽車全車系掛上NISSAN品牌行銷

1995年 與中華汽車共同參與投資華擎機械公司

1995年 實施廠辦集中

1996年 「CEFIRO」轎車正式上市

1998年 榮獲「國家品質獎」

1999年 投資菲律賓廠(NMPI)進軍東南亞市場

2000年 與大陸東風汽車簽訂合資合同,進軍大陸市場

2001年 「風神二號」初登大陸

2003年 分割成YLO及YLN兩間獨立的公司

2005年 參與投資成立「華創車電技術中心」

2009年 投資成立納智捷公司、LUXGEN 7 MPV上市

2010年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在杭州正式成立


裕隆小檔案

榮譽

董事長吳舜文

董事長嚴凱泰

總經理姚振祥

資本額147.73億元

員工數1,441人

營業項目

製造及銷售各種

汽車及相關零

組件


總經理姚振祥談願景

兩岸分工 擴產拚外銷

因應全球市場競爭挑戰,裕隆集團積極進行集團資源整合與分工,在裕隆已有35年資歷的姚振祥,今年升任裕隆公司總經理,對於未來集團新布局,姚振祥已經作好藍圖規劃。

問:裕隆未來生產規劃?

答:台灣汽車工業是傳統產業,百年來沒有什麼變化,但汽車產業在整體經濟層面,扮演火車頭角色,帶動汽車產業價值鏈的產值。

看好納智捷未來市場成長動能,集團規劃,納智捷未來十年內,每年將推出一部新車款,加上外銷市場拓展,裕隆三義工廠也著手啟動擴產計劃,在三義廠後山準備20公頃土地,供新廠房建置,五年內總投資額上看80億元,預計年產能將由12萬輛,倍增至24萬輛。這是裕隆20年來首次擴產,也是成立60年來最大規模的擴產計畫。

問:裕隆集團汽車事業日趨整合,裕隆汽車未來在集團汽車價值鏈上扮演的角色為何?

答:裕隆汽車在台灣為專業代工製造廠,隨著海外市場的布局發展,目前裕隆汽車有四大生產基地,包括台灣、大陸、俄羅斯、菲律賓,依據個別市場有不同配置,裕隆汽車將以累積60年的製造經驗,作為海外生產基地的支援中心。

問:台灣車市規模有限,裕隆大規模擴廠的考量為何?

答:裕隆目前產能利用率約六成,其中八成承接裕日車的日產(NISSAN)訂單,其餘承接裕隆自主品牌納智捷及酷比訂單。在酷比業務結束後,酷比生產線併入納智捷,目前納智捷訂單比重已提高到兩成。

NISSAN接單相當穩定,第4季將上市的中型房車SENTRA已就緒,供貨順暢;納智捷則配合集團海外擴張,預估接單比重會持續提高,依納智捷每年至少一款新車的發表計畫,裕隆現有產能將在三年內滿載,為迎接納智捷的後續訂單,擴廠的「五年計畫」已在今年啟動。

台灣車市每年不到40萬輛規模,裕隆及納智捷業績要有大幅成長,仍須依賴外銷規模擴大。

目前看來,納智捷的外銷市場仍有很大發揮空間,如果ECFA將汽車列入早收清單,裕隆三義廠將可與兩岸分工,以MIT的優勢形象,供應相對高單價的車款。

創辦人嚴慶齡

興業救國…打造汽車傳奇

裕隆汽車創辦人嚴慶齡從德國學成歸國,1931年,回到上海父親嚴裕棠創設的大隆機器廠,機械工程背景的他,擔任總工程師時開始自行設計打油、抽水用的幫浦和柴油發動機。

延續父親興業救國的理想,1948年,嚴慶齡與夫人吳舜文隨著國民政府輾轉來到台灣,當時的台灣民生百業待興,柏油路很罕見,路上是軍用吉普車與牛車鐵馬,社會欠缺發展工業的條件。

看著滿是風沙的路面與國家局勢動盪不安,嚴慶齡立志以發動機報國,創造出屬於台灣人的汽車。

1953年,嚴慶齡以父親嚴「裕」棠創立大「隆」鐵工廠之字組合,在新店市大坪林,也就是現今裕隆集團總部現址設立裕隆機器製造公司,從空軍班底摸索汽車工業雛型,在這裡生產第一部吉普車,帶動台灣汽車工業萌芽發展。

1981年,70歲的吳舜文接掌裕隆汽車、台元紡織、中華汽車等十餘家關係企業,同年8月,為了培植自主的研發技術,希望「為中國人裝上輪子」,吳舜文投入20億元(超過當時裕隆資本額的三分之一),在桃園成立裕隆工程中心。

今年裕隆汽車成立屆滿60週年,納智捷正式在俄羅斯設廠上市,嚴凱泰的裕隆集團汽車事業體發展涵蓋汽車品牌、研發、製造、通路、協力、水平等100多家公司,集團營收規模達3,500億元,兩岸汽車銷售量預估將突破31.8萬輛,這相當於台灣一年汽車市場的規模。


原文轉載自【2013-09-30/經濟日報/A16版/產業焦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