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新聞

【記者黃文杰中壢報導】

 集集大地震,造成無數家庭破碎,驚恐、無助、感傷,此時文學,正式撫慰受創心靈最好工具,可知百年前台灣就有人以古詩寫出「地震歌」,具體描繪地震時人們的擔心害怕,如今讀來,同感大地悲泣。中央大學中文系主任康來新利用暑假空檔,總共兩次造訪好山好水的南投縣,貪戀美麗景致,不料九二一大地震,撼動人心,也搖出悲情與感傷,她得知美麗山河變色,百姓死傷哀號,深覺需要發揮文學力量,找出竹塹詩人林占梅所寫的「地震歌」,供大一新生國文課研究與閱讀,也呼應中大的地球科學院的地震研究。林占梅以孤師描繪一八四八年的雲嘉南大地震,據考察,當時大地震,總共造成一千零三十五人不幸罹難死亡,當年地震發生時間是在農曆十一月天,直到四個月後,仍有餘震不斷,此時再度地動山搖,即使遠在新竹的林占梅還是擔心,喚起慘痛經驗,提筆寫下這段文字,全文共有四十八句。康來新引用幾具描述地震文字,如今讀來同感強震的威力。「耳根彷彿引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頃刻金籈相頃碎,霎時身體若籠箍。林占梅寫到地震後反應,「扶老攜幼出門外,茫茫真似喪家狗,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 J急,心急勢微肝膽碎,失足一墮魂難招,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牽絆」。在科技未能普及,古人對於地震發生原因不清楚,自然喘測,最多就認為地震是乾坤在呼吸吐氣造成。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簧鼓之?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哪得知其故。」

 康來新認為,每個是記載發生大災難,同時會出現所謂的災難文學,不過她翻遍古籍資料,尤其台灣的文藝界作品,卻少見地震描述。頂多有颱風敘述,百年前林占梅的「地震歌」,應該是少數經典之一。她說,地震的文學創作,可以治療心靈創傷,但她比較關心在意是,地震等災難文學如何演變成為當地經典,她將與地球科學院進行合作,進行第一手的文學記錄,好完成文學與科學的對話。

原文轉載自【1999-10-05/中國時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