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決推動兩岸氣象資料交換

中大新聞

1999/12/16 聯合報
【林淑玲/台北報導】

 行政院昨日決定,將與大陸交換無關國家機密的地震、颱風、梅雨等重大氣象訊息,以提升災害天氣預警能力,防止重大災害發生。行政院長蕭萬長已指示交通部、陸委會研商相關會商模式與交換機制。

  蕭萬長昨日主持行政院科技會報,通過中央大學校長劉兆漢所提「兩岸氣象資料即時交換」建議。行政院強調,未來這項合作方案將在對等、互惠、互利,符合國統綱領原則及陸委會政策指導下,授權交通部責成中央氣象局研擬建構相關機制。

 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表示,海峽兩岸氣象界經由研討會及人員互訪經驗中,雙方都深切體認到氣象科技交流的重要性。尤其是攸關民生福祉的災害防治議題,例如緊急災變天氣預警有迫切需求。但因現階段的環境、限制,海峽兩岸氣象資料仍無法直接交換,對狀況掌握失去不少先機。在對方也有高度意下,只要我方能訂出機制,即可著手推動。

  劉兆玄說,我國並非國際氣象組織成員,包括大陸的氣象資料在內,許多資料都要迂迴取得,大大影響時效,早日建立兩岸氣象資料即時交換機制,卻有其必要性。他強調,學術研究無關國界,很多研究資料都在學術期刊上公布了,哪有機密可言。未來資料交流也限於無關國家機密的部份,「防災不應讓政治干預」。

 劉兆漢指出,從防範及減少災害的角度看來,兩岸氣象資料即時交換機制,有助提升兩岸氣象單位對災變天氣的預警能力,進而維護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也有助於兩岸良性互動。

原文轉載自【1999-12-16/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