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撞彗星計畫 臺日合作觀測

焦點新聞

2005.07.07 秘書室新聞組
徐乃義.中壢訊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所發射的太空船七月四日成功撞擊「譚普彗星一號」(CometTemple1)。全國最高的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日本空運來臺貴重的「偏光攝像儀」和全國最大口徑一米望遠鏡,拍攝到珍貴畫面,發現彗星形狀稍有拉長,呈現橢圓狀,且亮度增加三至四倍,透過塵埃的分布和變化,對於了解太陽系形成初期及演化的過程有重大意義。

 包括日本國立天文台、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師生所組成「PICO團隊」,遠渡重洋來臺,空運造價三百多萬的「偏光攝像儀」,透過人力揹運上山,運抵海拔近三千公尺的中大鹿林天文台,目的就是要記錄此次人類首次的撞擊彗星計畫。 

 「PICO團隊」的首席科學家木下大輔(中大天文所助理教授)說,中大鹿林天文台因地理位置特殊,處於最佳監測位置。日本目前處於梅雨季節,緯度較高,觀測條件不如臺灣,因此選擇鹿林天文台進行測監計畫,從七月一日至七月九日,為期十天密集監測。 

 中大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表示,人類首次撞擊彗星是天文科技上重要成就,扭轉過去太空科技為軍事戰爭競賽的方向,未來太空天文科技發展應該以「地球村」的概念,非但全世界的天文台都在觀測,所觀測到的資訊也會透過網路分享。 

 另一個重要意義,就是人類把彗星從遠地觀測,變成第一次可在實驗室用人工做成的太空船撞擊後予以改變。彗星是由太陽系行星在四十五億年前形成後,所剩下的物質所構成,因此彗星有如化石般保留了歷史訊息。藉由研究彗星內部結構,將有助於我們了解太陽系形成初期及演化的過程。

原文轉載自【2005-07-07/中央日報/A14版/教育•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