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婚姻遇上族群 張翰璧教授新書發表

焦點新聞

2007.12.19 文/陳如枝

 由中央大學客家社會研究所張翰璧教授花費多年心力所完成的《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新書近期正式發表。本書以田野調查方式,收集經驗資料,探討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將嫁入客家的外籍配偶視為「新客家婦女」,她們不只是族群的繁衍者,更是文化的再生者。台灣的客家學術研究剛處於萌芽階段,本書建構了「文化再生產」的理論架構,為客家研究立下重要典範。

 張翰璧教授指出,全球化正以兩股力量改變台灣族群版圖,一是台商不斷穿梭兩岸三地從事經貿投資,二是大量的外籍配偶和外籍勞工走進台灣的生活圈。相較於外籍勞工有工作年限的限制,外籍配偶對台灣社會文化的影響更是廣泛而深遠的。

 以研究多元文化、客家婦女專長的張翰璧說,所謂的「跨國婚姻遇上客家族群」,指的就是台灣越南或台灣印尼婚姻與客家族群文化維繫的關係,其中「家庭」是文化再生產的重要場域,而女性又是家庭事務與親子教養的執行者,因此女性所承載社會價值觀,就成為文化再生產的重要資源。

印尼VS.越南新移民之差異

 調查發現,隨著女性婚姻移民不斷增加,台灣的人口結構也出現改變。從1998年至2004年間,外籍配偶的生育比例從5.12% 上升到13.25%,子女總生育數已達十七萬,佔這七年間台灣所有新生兒的9.5%。

 同樣是跨國婚姻,台灣與印尼配偶之通婚是「跨國界而未跨族群」,因為絕大多數是外籍新娘是印尼裔客家人;娶越南配偶的則是「跨國界又跨族群」,這些外籍配偶的原生文化與客家文化不同,會產生跨文化的互動。整體而言,印尼外籍配偶在日常生活使用客語的情況相對比越南外籍配偶普遍,而越南新娘一旦在台灣克服了語言困難就會尋求自立,在小孩的照顧上也多不假手他人。

轉變中的客家文化

 張翰璧指出,台灣社會對外籍配偶普遍存在「假結婚、真賣淫」,或者是為了經濟動機嫁到台灣的污名化現象,只在乎她們國界管理的問題,鮮少注意到「文化再生產」的面向。外籍配偶隨著時間的改變,除了妻子,也慢慢擔任起「母親」的角色,擔負下一代教養的責任,在文化再生產過程中扮演關鍵性角色。

 隨著台灣現代化發展,族群通婚與跨國婚姻大量出現,使得客家族群邊界正快速移動中。跨國婚姻加上族群文化,女性仍是團體或族群文化的媒介和傳遞者,她們原生家庭的價值觀與生活習慣會和夫家產生新的文化內涵。

 以飲食為例,研究發現,有七成以上的外籍配偶都是與公婆同住,公婆成為家務的主要支配者,外籍配偶烹煮以公婆口味為主,並由公婆傳授客家菜料理方法,但偶爾也會煮煮印尼或越南解鄉愁,久而久之,客家菜就會加入印尼越南新烹調元素。

國外文獻與第一手研究

 本書的資料來源有二,一是由外籍配偶原生社會之調查資料,引用Ronald Inglehart及其團隊蒐集整理之資料;其次是2006年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資助的問卷資料,在越南河內訪談65位越南民眾、問卷訪談客家地區民眾(60份調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