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長賴英照 勉學子專業與倫理並重

焦點新聞

2008.12.29 秘書室新聞組
 司法院長賴英照今(29)日應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邀請,以「我的學思歷程」為題,說明他的人生充滿了偶然,勉勵學生在「臨淵羨魚之際,還要退而努力結網,手上的網,得靠自己一針一線的織上去」。其豐富的人文內涵,讓整場演講充滿了文化的深度,風靡全場師生。

 賴英照在桃園地方法院呂永福院長、江德明庭長陪同下,蒞校演講。中大法律與政府研究所所長楊君仁表示,該所民國95年8月成立時,由司法院院長翁岳生揭牌,同時與桃園地方法院簽定學生實習建教合作案,研究生利用寒暑假增加實務經驗,表現頗受桃園地方法院的肯定,學生也收穫良多。因此,今年特別邀請司法界大家長賴英照院長蒞校演講,以「我的學思歷程」鼓勵年輕後進。

徬徨曲折路

 司法院長賴英照說,他曾在2006年看到國科會一篇報告,顯示全國五萬多大一新生中有49%不確定是否選對科系。他說,人生是很難規畫的,他在年輕時也曾徬徨過,考上法律系、從事財經與法律的工作,其實都不是事先規畫的。

 念小學時,一位吳老師到家裡訪問,說服父母讓賴英照上中學;服役時,到成功嶺當班長,認識了許多大專兵,鼓勵他繼續求學,還把一些準備考大學的書送給他。

 22歲退伍後,決定唸夜間部半工半讀。一大早自礁溪搭火車前往台北,因排隊人龍蜿蜒,賴英照從報考丁(法商)組的師大,跑到淡江大學城區部去報考乙(文)組,但人龍更長,為了趕在5點前完成報名,他又跑回師大去報名。之後考上了第一志願中興法律系,「就這樣走上了法律之路」,賴英照回想,若當時在師大的報名人潮少的話,他可能就唸了師大英語系。人生對賴英照而言,是一連串的偶然。

 雖然人生難以規畫,但是也要自己有決心及努力。賴英照說,他年輕時,流行存在主義,對於「存在先於本質」,賴英照當時的詮釋是:人一生要做什麼事情不是命中注定的,由你自己決定未來要做什麼事情。

 他說,法律系未必是最愛,但他很珍惜學習的機會。賴英照分享歷史學家房龍的《人類的故事》序文中的一段童年往事,房龍隨舅舅登上鹿特丹聖羅倫斯教堂,極目遠眺的經驗與喜悅,觸發他一生學習的動機。賴英照說他剛開始學習法律,碰到問題時,心頭一片黑暗,就像房龍走進了那漆黑的高塔;但賴英照每天弄清楚一個問題,就好像開了一扇窗子。賴英照很想走出那個黑暗的房間,生活中行走坐臥都是法律問題,就像是「心裡頭有一把火在燒,想要弄懂問題」。

 有此因緣進入了法律系,是否能夠張開口享受一口又一口的甘泉,就看自己。因此,他每天都到圖書館苦讀。後來他讀研究所時,當時財政部長李國鼎(中央大學物理系校友)、主任秘書李模(中大工學院前院長李建中的先翁),發現財政部同仁若是經濟、財稅系所畢業,多半不懂法律,反之亦然。因此創辦了財稅法務人員特考,招考法律系畢業生,再施予財經課程訓練,賴英照恰好大學畢業,並以第一名錄取。

 受訓一年結業,又恰逢教育部招考公費留學,專業科目商事法、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前者是法律系本行,後者恰為財政部的訓練主科,熟讀兩項專業的賴英照,以第一名錄取,開始了哈佛大學五年的研究生活。

 賴英照鼓勵年輕學子,雖然進入大學可能有近五成的人想轉系,但是,只要能珍惜學習的機會,念好本行,就會有所收穫,同時他也以自身兼顧法律、財政兩項專業為例,勉勵學生「行有餘力,不要畫地自限」。

專業與倫理

 賴英照說,臨淵羨魚、退而結網,這「網」包括專業的訓練及倫理的修為。
他表示,對於「律師」,大部份人都能肯定其專業能力,社會應有公論;但論及倫理,則有各種不同意見。而學校課程設計,也都偏重專業,對倫理較不重視;所幸,目前已有所調整。傳統的倫理課程,是獨立設立一門課,現在則將倫理打散在各專業課程,所有的專業都要講倫理。

 演講最後,賴英照回覆中大學生的提問表示,律師倫理規範越來越受重視。面對社會的不倫理,他說:「自己不要用不倫理的方法來應對,去做不光明的事;應該要到道德、法律規範之內,做一些防身的準備。」

 中大老師提問,他曾出版《賴英照說法:從內線交易到企業社會責任》,面對金融風暴,政府呼籲企業不要裁員,對企業而言,在企業利益與社會公益、企業倫理之間如何取捨?賴英照引用蘭迪.鮑許(Randy Pausch)《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中的故事,他到迪士尼樂園遊玩,不小心打破了要送給母親的紀念品∼美金10元的陶瓶,朋友建議他將碎片包起來,問問看店員是否會賠給他,後來店員真的換一個新的陶瓶給他。此舉動讓他和父母親深受感動,日後經常找朋友到迪士尼去玩,估計幫迪士尼做了一千多萬的生意。

 賴英照表示,他無法對企業個案提出看法,但引用上述故事,表達企業若是行有餘力,要多加照顧相對弱勢的勞工,長遠來看,還是會有所回饋。

 賴英照鼓勵學生培養兩種功夫,一是「上台能講」,二是「下台能寫」。上了台,就要把複雜的資料,簡單有條理地表達出來;研究所與大學部最大的區別,則在於研究生有寫的工夫,懂得蒐集、閱讀、消化大量資料,然後條理分明地寫出來。

 他還說,從小的訓練就是教大家把事做好,但忽略如何去擺脫繁瑣無益之事。人生有限,要讓事情有效率地進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刪掉一些事情不去做;其二,不做無益之事。賴英照引用林語堂的話:「懂得把需要做的事做好,更懂得不去做不需要做的事情,便是人生的智慧。」

 他更引用《老子.道德經》十一章,談及「無用之用」,「懂得把時間空出來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利用時間的人」。

  賴英照強調,在學習的路上,除了專業之外,更要注重倫理。「人生緣起性空,因緣合和。但在隨緣之中,還是要有決心與努力」。



文/古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