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話故事裡學科學-小飛俠彼得潘 邀您來科學冒險

焦點新聞

2018.07.31 文/秘書室陳如枝
media photo 「在童話故事裡學科學」第二篇小飛俠彼得潘將於8月1日起至26日止在中央大學登場,歡迎大小朋友一同來體驗科學樂趣。陳如枝攝

八月一日起至廿六日止,跟著小飛俠彼得潘,來中央大學展開一場華麗的科學冒險!由科技部補助,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執行的「在童話故事裡學科學」第二篇活動,將連續四週展開,活動免費入場。歡迎大手牽小手,一同來體驗科學的樂趣!

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理學院教育中心主任朱慶琪表示,在2014年展出的第一篇「愛麗絲漫遊奇境」,創下國內科學教育場館展覽坪效紀錄之後,四年後再隆重推出第二篇小飛俠彼得潘。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又富有奇幻冒險的樂趣,融入科學的內涵,就成了兼具人文、科學和藝術的活動。希望藉此喚起每個人內心的小孩,找回童真,也培育更多科普人才,推廣科學普及。

活動從故事中的幾個經典情節出發,包括「彼得潘的影子」、「螢光小仙子」、「海盜眼罩的秘密」、「虎克船長的藏寶圖」、「滴答滴答的時鐘鱷魚」、和「印地安部落的圖騰」等六大主題,設計一系列互動式的科學演示,科學展品或DIY活動。

故事的開端最引人入勝莫過於,小女孩的母親將窗戶關起時,意外地讓小飛俠彼得潘來不及帶走影子,好心的溫蒂將影子縫回彼得潘身上。科學由此發想,以往我們對影子的認知是黑色、平面的,但這個的科學冒險,要讓大家體驗彩色、立體的影子!

故事中的虎克船長戴上眼罩,並不是眼睛瞎了,而是為了在晚上作戰時能夠看得清楚。活動將帶領民眾進入暗室,體驗有戴眼罩和沒戴眼罩的兩隻眼睛,在黑暗中所看到的景象的差異。而邪惡的虎克船長最害怕的敵人就是時鐘鱷魚。時鐘為何會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其實是涉及到機械原理,展覽會中也將讓民眾作鱷魚DIY彩繪。

而海盜為尋找寶藏,都會收藏一張神秘的藏寶圖。地球是球形的,常常無法在平面上精準地描繪,因此市面上常見的世界地圖,常有失真問題,本活動透過地圖投影,教導大家背後的原理。壓軸的「印地安部落的圖騰」,則將透過不同頻率的聲波震動鼓面,進而產生不同的共振圖案,為此行留下美麗印記。

活動地點在中央大學藝文中心,展覽開放時間為:2018年8月1日至8月26日,每日10:00~16:00(每週一、二公休),連續4週。免費入場,不接受團體報,每梯次均提供專人導覽。活動相關訊息,請參考網站http://科教.tw/,及facebook 粉絲專頁「在童話故事裡學科學:小飛俠彼得潘」。

media photo 以往對影子的認知是黑色、平面的,「彼得潘的影子」科學冒險中,要讓大家體驗彩色、立體的影子。陳如枝攝 media photo 「滴答滴答的時鐘鱷魚」關卡除讓大小朋友了解時鐘滴答滴答的原理,同時可作鱷魚DIY彩繪。陳如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