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公布 中大學術能量豐沛

焦點新聞

2018.06.20 文/校園記者池姵萱、林怡欣、李宣儀
media photo 化學系吳春桂教授榮獲科技部106年度「傑出研究獎」。照片科技部提供

科技部106年度「傑出研究獎」為獎勵研究成果傑出的科學技術人才,日前公佈七十八名獲獎學者名單。中央大學化學系吳春桂教授、電機工程學系徐國鎧教授、資訊工程學系楊鎮華教授、機械工程學系蕭述三教授、應用地質研究所董家鈞教授,以及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劉晨鐘教授等六位名列其中,展現本校傑出研究能量,優異成果再獲肯定。

吳春桂教授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首屈一指,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由於具有透光性、色彩可調變性、可繞曲性、良好的光電轉換效率、可室內光發電等優點,加上低製造成本,極具商品化的潛能。吳教授表示:「未來只要有光,隨時隨地都可以產電,室內也能發電。」材料化學及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為吳教授的研究興趣,她的團隊研發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為目前文獻中最高效率的染料,於2012科技部傑出科技移轉貢獻獎,2018年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長期致力生醫輔具研發的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兼主任秘書徐國鎧,獲得此殊榮時,他認為應將榮耀歸功於研究團隊共同創造的成果,慶幸自己所處同心合作的團隊中,在研究遇到困窘時才能齊力設法解決。其研究專長為伺服馬達控制,在踏入生醫輔具研究後,在研究中多注入人性化關懷。今年研究重點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之腦波人機介面開發,應用於醫療場域及居家照護之智慧型互動平台,呼應長照政策時事與高齡化社會,期望研究對於社會有所貢獻。

近年大數據和AI智慧受到數位教育界的重視,楊鎮華教授研究專長之一在於應用AI技術分析學生學習成效,提供早期預警,以改善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為全球重要的數位學習研究學者。研究領域另包括教育雲、人工智慧、磨課師,楊教授的學術論文引用次數居全球前十名,在學術研究和數位教學應用皆貢獻卓越,於2015年榮獲教育部教育專業獎章,並在2010、2017和2018三度獲得科技部傑出獎。

機械工程系蕭述三教授自在中大任教後,便鑽研關於傳統熱流的相關研究,此次更以傳統熱流在土石流防治的應用獲獎。另外,蕭述三近年更著重於能源方面的研究,因應現今電力不足的問題,經能源所統計後,臺灣煤礦資源依舊足夠提供相當長時間的使用,然而,環境卻會遭受嚴重汙染。因此,如何將燃燒煤礦的污染輕量化成為蕭老師目前的研究主軸。

台灣島形成之地質背景特殊,地質與地形條件複雜,加上台灣地處地殼活動性極高之區域,長久以來,天然災害不斷,包括地震、山崩、地滑、土石流、地陷等。應用地質研究所董家鈞教授研究重視工程開發與地質災害間之互制關係,透過系統性之研究以及新技術之研發,達到避災與減災之目標,透過對地質材料力學暨工程特性之瞭解,以期應用於國土防災。

中央大學為國內少數走過一世紀之高等教育學府,長期累積學術能量及優良師資,奠定優勢並形成特色,亦係全臺最早提出「永續發展」作為教學和發展總目標的學校。中央大學將持續在各領域深入研究,致力貢獻國家社會。

media photo 電機系徐國鎧教授(左)和機械系蕭述三教授(右)榮獲科技部106年度「傑出研究獎」。照片科技部提供 media photo 資工系楊鎮華教授(左)和應地所董家鈞教授(右)榮獲科技部106年度「傑出研究獎」。照片科技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