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百歲紀念講座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琦君

焦點新聞

2017.12.07 文/校園特派記者羅健祐
media photo 琦君百歲紀念講座,中央大學邀請到《琦君傳》作者宇文正(中)暢談琦君,由文學院李瑞騰院長(右)和中文系莊宜文教授(左)擔任主持人。陳如枝攝

琦君(本名潘希珍)女士生於1917年,今年適逢琦君百歲,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與圖書館特別策劃「琦君百歲紀念講座」,分別邀請許惠玟、宇文正、朱嘉雯三位專家學者演講,暢談他們對於琦君的研究與印象,藉此緬懷琦君其人其文,並推廣琦君作品的研究與閱讀。

永是有情人 樸實而溫厚

11月30日第一場講座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員兼研典組組長許惠玟主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琦君──文學文物典藏及策展」,中大文學院李瑞騰院長和中文系莊宜文教授擔任主持人,為一系列的活動拉開序幕。

臺灣文學館曾於2013年底舉辦「永是有情人--琦君捐贈展」,從一開始的文物捐贈事宜到後來的策展規劃,許惠玟皆參與其中,可謂靈魂人物。許惠玟長期接觸琦君的作品與相關資料,對於琦君有其獨到的觀察,她認為琦君展現出來的情感與性格,如同她的文字一般,樸實而溫厚。

時任臺文館館長的李瑞騰也分享了當年文物捐贈的經過,他說,琦君的先生李唐基是一位相當嚴謹的人,當時中國大陸溫州亦時常請求李先生將琦君文物捐贈,但李先生始終不輕易點頭答應,最終,親口允諾將大批琦君文物捐贈給臺文館,為臺灣留下一筆珍貴的文化資產。

最幸運的讀者 最難得的緣分

12月5 日第二場講座邀請聯合報副刊室主任宇文正帶來「永遠的童話──說琦君」主題。宇文正為琦君唯一授權傳記《永遠的童話:琦君傳》的作者,有別於一般讀者僅能從作品或文獻材料中了解琦君,宇文正曾密集拜訪琦君家中,近距離與琦君接觸,因此她所看見或認識的琦君亦較多樣,宇文正透過溫柔、親切的語調,訴說她與琦君阿姨間的互動,每一段故事皆深刻動人。

她說,撰寫書稿時,琦君的記憶已退化,因此不若一般傳記的寫法,可以和傳主仔細攀談一生的經歷,宇文正首先重讀琦君所有作品,並自製年表,先整理出重要或困惑的問題,再到琦君家中訪問,過程雖然艱難,卻非常愉快。

宇文正說道,琦君的一生充滿缺憾,所寫出來的作品總是充滿感傷的基調,因此全書便以此為中心下筆撰稿,讓讀者看到琦君最真實的一面。她認為琦君人如其文,擁有「複雜的頭腦、單純的心靈」,對一切的人事物皆感到高度興趣,因此她筆下的小人物總是活靈活現,刻劃得相當成功。琦君的讀者群從七歲橫跨至七十歲,且每個年齡層讀來皆有不同的感想與體會,琦君的作品因而得以歷久不衰。

最後一場演講,12月18日在中央大學總圖書館二樓,邀請國立東華大學華語中心主任朱嘉雯談「典律的意義—談琦君作品的教學運用」,歡迎民眾參加。第二屆「閱讀琦君--讀書心得徵文比賽」即日起至明 (107)年3月30日截止收件,也歡迎民眾踴躍投稿。

media photo 推動這項百年紀念講座的文學院長李瑞騰,在臺灣文學館期間為琦君保留最珍貴的文化資產。賴駿璁攝 media photo 宇文正(右)說,琦君的讀者群從七歲橫跨至七十歲,作品溫暖而療癒,歷久不衰。陳如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