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新聞

接受「繞路」哲學 美國研究學會論文獎得主林建廷
英文系林建廷助理教授之論文榮獲美國研究學會「2016榊原胖夫國際學者論文獎」,全世界當年度僅選出一篇。陳如枝攝

喜愛廣泛閱讀,帶有一股文青氣息的英文系林建廷助理教授,長期關注相對被邊緣化議題,最近以「太平天國-冷戰自由主義、醫療人文主義和種族與殘疾的移位」之論文榮獲美國研究學會「2016榊原胖夫國際學者論文獎」。全世界當年度僅選出一篇,台灣在睽違八年後,又再次被國際社會看見!

文化研究 打破學科的分野

三年前,從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學成歸國的林建廷,專長在文化研究,受到此跨領域重鎮的薰陶,他擅長用「跨領域、跨學科」的方法去作研究。他說「小說文本通常不會平白無故被書寫,有其時空背景和歷史脈絡。」透過文化研究去重新理解文本,通常可找到不一樣的觀點,對所處的世界有重新的省思。

「知識理應相通,但目前的學科分野,著重在單一學科,窄化了知識的關連性。」林建廷說,他試圖在不同學科之間找到對話空間,並關注現代化歷程中,可能被排除或被邊緣化的文化、階級、性別或族群等議題,另闢蹊徑走出不一樣的路!

太平天國 美援台灣的省思

林建廷此次獲獎的論文,將吳念真執導的電影《太平天國》當作社會文化文本來分析,主要在探討醫療現代化與軍事主義的關連性,兩者看似對立的,其實是交錯的權力關係。文中提及冷戰過後的美援台灣,台灣追隨美國現代化腳步,背後卻隱藏著不易被看見的軍事和權力擴張。

林建廷透過批判性的思考,深入探討人道救援不該被濫用,成為軍事擴張的遮羞布。雖然對美國社會有所批判,但林建廷認為,國際學者就該站在一個監督者的角色,不能完全合流,這樣才能讓學術發展更為推進。大膽而獨特的觀點,因而受到青睞。

求知若渴 曲折向前的哲學

身為一個大量閱讀的學者,林建廷依然保持「求知若渴」的心,並感到自己越讀越匱乏。讀的越多,反倒越發現自己的不足,越可能顛覆自己原來的想法,期待更廣泛去涉獵,更鼓勵學生多元去閱讀。

他也分享學習接受「繞路」的哲學,人文研究需要長時間的醞釀和等待,因為路不會永遠一路順暢,曲折向前的方式,可看見不同的風景,雖然過程可能面臨崩解與挑戰,身心靈都備受考驗,但只要是興趣所在,就該深深相信,勇往直前。回歸初衷,不管結果如何,只要能對個人、社會和世界做出些許的貢獻,就不枉然!

瀏覽人次: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