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瑰寶 全臺首創的崑曲博物館將成立

焦點新聞

2017.01.09 文/秘書室
media photo 座落中央大學,全臺首間的崑曲博物館,將於今(2017)年5月開幕。彭國瑛攝

崑曲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無形遺產,中央大學長期致力於崑曲研究,館藏為國際間矚目,在學術界、藝術界均享有盛譽。校長周景揚表示,中大雖以理工起家,但深具人文底蘊;經過三年的籌備與規劃,全臺首座「崑曲博物館」將於今(2017)年5月正式與國人見面,座落在中央大學文學院二館,發揚世界文化遺產的生命力!

崑曲博物館前身為19921月成立的中大戲曲研究室,所收文物高達一千餘件,囊括明清以降諸多珍品。如京、崑劇大師俞振飛(1902-1993)先生,在歷經文革以後,唯一留下的一件巾生褶子;去(2016)年西泠印社拍賣會上,以59.8萬人民幣(約新台幣300萬)成交的張充和女士手抄本《長生殿‧驚變》,中大亦收有她《長生殿‧絮閣》與《牡丹亭‧遊園、驚夢、尋夢》兩本真跡;每件珍貴文物來到臺灣,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也展現了中大多年致力於崑曲典藏的成果。

文物之外,博物館典藏的崑曲相關文獻多達一萬餘冊、影音資料近六千種,博物館籌劃人,中大中文系洪惟助特聘教授,與其團隊以此為基,聯手兩岸諸多學者,於2002年出版全世界第一部《崑曲辭典》,內容兼顧文獻、文學、音樂、舞台表演等方面,引發全球關注。以上種種珍寶,將全面納入博物館作呈現,整體空間將以崑曲舞台為概念設計,引領參訪者一窺戲台前後的故事,對崑曲文化做全方面瞭解。

洪惟助教授多年來除了致力崑曲文化的典藏與研究,對崑劇劇本與人才培養也苦心積慮。2003年起,中大中文系碩、博班設置戲曲組,開國內專研傳統戲曲之風,至今已培育多位傑出校友,於各大學、中學任教,攜手為傳承崑曲文化與傳統戲曲不遺餘力。

綜觀世界一流大學,多設有藝術或博物館,讓師生貼近歷史文物,人文素養油然而生。中大崑曲博物館的成立,不僅造福師生民眾,更是台灣投入保護世界文化遺產行列重要的里程碑。五月博物館開幕,將舉辦中大崑曲藝術節,有一系列精彩的崑劇展演與學術研討會,由洪惟助教授新編的《范蠡與西施》將於各大學巡迴展演,歡迎民眾蒞臨參與!

media photo 中大崑曲博物館藏品豐富且珍貴,圖左的「巾生褶子」乃京、崑劇大師俞振飛先生,在歷經文革以後,唯一留下的一件登台戲服。彭國瑛攝 media photo 由洪惟助教授新編崑劇《范蠡與西施》,將於各大學巡迴展演。彭國瑛攝